导读:在企业不断追求供应链成本优化的今天,一个令人困扰的现实是: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服务成本吗?研究显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往往掩盖了服务复杂性带来的真实成本。一个看似盈利的客户,当考虑其特殊的服务需求、定制化程度和物流要求后,可能实际处于亏损。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服务成本模型(Cost-to-Serve CTS)揭示供应链的真实成本构成,这不仅是优化成本的第一步,更是实现精准决策的关键工具。对于任何希望在供应链管理中取得突破的企业而言,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革新机遇。
2021年初,全球领先的工业设备制造商西门子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最大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客户,一家年采购额超过5亿欧元的汽车制造商,提出了降价要求。表面看来,这个客户的毛利率达到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当供应链团队深入分析其服务成本构成时,却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
这个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服务导致60%的订单需要空运,特殊的设备定制需求使得每批次的装配时间增加了3倍,而分散在4个国家的20个工厂的及时配送要求,更是使得库存周转率比标准客户低40%。当这些服务成本被准确分配后,这个"优质客户"的实际利润率竟然只有2%。
这种利润错觉在当今复杂的供应链环境中比比皆是。根据最新研究,在极端情况下,仅20%的销售额可能贡献高达180%的企业利润,而相当一部分看似盈利的业务实际上可能在侵蚀企业价值。这一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追问: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成本构成吗?我们如何才能揭示业务的真实盈利能力?如何能够合理的优化供应链成本?
服务成本模型(Cost-to-serve, CTS)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个成本计算工具,更是一个战略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精确追踪和分配各类服务成本,CTS能够帮助企业揭示每个客户、每种产品的真实盈利能力,为成本优化决策提供全新视角。
构建服务成本模型的六步法
如何将服务成本分析的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法?基于研究,成功实施CTS需要遵循一个系统化的六步框架。这个框架不仅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避免常见的实施陷阱。
第一步:成本组件映射。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上需要深入的分析功夫。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他们的成本构成包括制造管理费用(占收入1.2%)、运输费用(占收入4.6%)、仓储费用(包括搬运和库存成本)、增值服务(如组装和标签)以及其他管理费用。关键是要超越表面的成本分类,深入理解每个成本类别的构成要素。
第二步:明确分析范围。这一步决定了项目的复杂度和可行性。最成功的企业往往采用"由点到面"的策略,从单一业务单元或地理区域开始。例如,一家全球企业选择从其最成熟的市场开始,专注于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线和客户群。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实施风险,也便于积累经验。
第三步:识别成本驱动因素。这是整个分析的核心。以运输成本为例,其驱动因素包括运输路线、运输方式、交付时效和装载率。仓储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则包括产品类型(高价值vs标准vs制冷需求)、设备使用和空间利用等。准确识别这些驱动因素是实现精准成本分配的基础。
第四步:实际成本近似建模。这一步将前面识别的驱动因素转化为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该制造企业发现,大件货物的空运成本是小件货物的三倍,而需要特殊组装的订单成本是标准订单的五倍。这种基于复杂度的成本分配方法更准确地反映了业务实质。
第五步:明晰交易层面的真实盈利能力。这一步将之前的分析应用到具体交易中。以订单102-A为例,传统会计显示其利润率为7.5%,但当考虑到准确的运输成本(330美元而非150美元)和组装成本(150美元而非30美元)后,实际上是亏损的。
第六步:分析发现改善业务表现。这包括跨市场、客户、产品、渠道等多个维度的分析整合。例如,企业可能发现某些客户群虽然收入可观但实际亏损,这就为客户关系重新谈判提供了依据。
关键的是,这六个步骤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财务部门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不仅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分析结果背书。同时,企业需要恰当的工具支持,从最初的电子表格分析,到后期可能需要专业的商业智能平台。
成功实施CTS的企业都明白,这不仅是一个分析项目,更是一次组织变革。它需要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重新思考如何衡量和创造业务价值。正如一位成功实施CTS的供应链主管所说:"这个过程让我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样的复杂性值得我们付出成本。"
理解服务成本的真相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在研究的案例中,许多企业通过服务成本模型揭示了三个关键的应用领域,每个领域都蕴含着显著的价值创造机会。
客户维度:精准的服务差异化
在客户服务领域,CTS模型揭示了服务需求差异化带来的成本影响。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他们发现不同客户的服务成本差异惊人。一些客户的特殊要求,如频繁的小批量订单、定制化的仓储服务需求、特殊的运输时效要求等,都显著增加了服务成本。
通过CTS分析,企业能够精确量化这些差异化服务的成本影响。例如,某些客户要求的紧急配送服务成本是标准配送的六倍,而需要特殊仓储条件的订单可能产生额外20%的库存成本。这些洞察为客户服务策略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可以在客户合同内通过引导,让客户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服务条款。
产品维度:组合优化的新视角
在产品管理方面,CTS为产品组合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传统的产品盈利能力分析往往仅关注直接成本,而忽视了服务复杂度带来的间接成本影响。通过CTS分析,企业发现某些看似利润丰厚的产品,实际上因其特殊的服务需求而导致亏损。
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产品属性与服务成本的匹配。例如,某制造商发现大件产品的仓储和运输成本是标准产品的三倍。这促使企业重新设计产品包装,优化库存策略,甚至调整产品结构,或者合理定价,从而显著改善整体盈利能力。
物流维度:网络效率的突破
在物流网络优化方面,CTS提供了更精准的成本分配视角。研究显示,不同渠道的运营成本差异显著:经销商渠道的成本仅占收入的11.03%,而直接服务终端客户的渠道成本高达26.11%。这种深入的成本理解为网络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成功的企业普遍发现,CTS不仅是一个成本分析工具,更是推动组织变革的催化剂。通过深入理解服务成本构成,企业能够做出更明智的战略决策,实现更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当理论遇到现实,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洞察。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理解服务成本模型如何在实践中创造价值。这个案例来自一家全球制造企业,它的经历很好的诠释了CTS如何改变管理者对业务盈利能力的认知。
一个制造企业的订单分析(订单号102-A)同样揭示了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性。在传统会计视角下,这是一张利润率达7.5%的订单,看起来相当健康。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其服务成本构成时,故事变得截然不同。首先是运输成本:由于采用空运且属于大件货物,实际单位运输成本达到6.60美元,远高于传统分摊方式计算的3.00美元。其次是组装服务:这张订单需要特殊的组装工作,实际成本是150美元,而不是平均分摊的30美元。当这些真实成本被准确分配后,这张订单实际上是亏损的,利润率为-0.4%。
根据建立的服务成本模型,我们发现在企业服务的25个客户中,仅有5个客户创造了107%的企业利润,而另有5个客户实际上侵蚀了15%的利润。这种极端的利润分布绝非个例。更重要的是,这种分布往往被传统会计方法所掩盖,导致管理者无法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通过CTS分析,企业发现了多个改善机会。在运输领域,通过细分运输方式和包装规格的成本影响,企业优化了配送网络设计。数据显示,空运成本平均是陆运的六倍,而大件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是小件货物的三倍。这些洞察直接推动了物流网络策略的调整。
在客户服务方面,CTS分析揭示了不同渠道的成本差异。比如,通过经销商渠道的运营成本显著低于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渠道。这种认识促使企业重新设计了渠道策略,包括服务定价的差异化和服务水平的梯度设计。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准确理解和管理供应链成本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服务成本模型如何帮助企业揭示业务的真实盈利能力,并为成本优化决策提供新的视角。
然而,实施服务成本模型并非仅仅是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这么简单。它要求企业在三个层面实现根本性转变:首先是认知层面,管理者需要突破传统的成本观念,认识到服务复杂度对成本的实质影响;其次是组织层面,需要建立跨职能协作机制,确保从财务到运营、从销售到客服的全面参与;最后是执行层面,需要将分析洞察转化为具体的改善行动。
服务成本模型不仅是一个分析工具,更是一面镜子,它帮助企业看清自己的真实运营状况,并为持续改进提供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掌握和运用服务成本模型,不仅是财务和运营团队的任务,更是每一个致力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的必修课。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6703 阅读靠供应链暴赚、大建冷链物流,年营收77亿的奶茶品牌冲刺IPO
3226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2897 阅读顺丰、鲜生活、京东物流、万纬物流、普冷、菜鸟…谁家冷链能在2025实现新突破?
1906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581 阅读物流新央企成立!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
1195 阅读中力股份上交所主板上市,电动叉车市场迎新机遇
1139 阅读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发布最新业绩
1027 阅读顺丰实现全货机国内航班首次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飞行
961 阅读科技助力轮胎制造业转型,菜鸟与华勤集团通力轮胎自动化仓储升级项目正式启动
99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