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枢纽经济研究所所长 胡惠明)
(一)国家物流枢纽总体布局规划
国家物流枢纽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确定在127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布局 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陆港型41个、港口型30个、空港型23个、生产服务型47个、商贸服务型55个陆上边境口岸型16个。到目前为止,国家物流枢纽年度建设名单已发布三批,共计70个枢纽。
(二)国家物流枢纽总体运行成效
一是集聚效应明显增强,物流效率不断提升。各枢纽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对区域仓储设施、交通网络、运力等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产生了较强的设施优势和集聚效应,越来越多的各类企业入驻枢纽。
枢纽按照“通道+枢纽+网络”的发展理念,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整合枢纽内外资源,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应用,深入物流链与供应链各环节,推进组织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物流效率。
二是发挥基础保障作用,推动物流保通保畅。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枢纽积极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期间,枢纽积极参与应急物资组织、运力保障、仓储配送等工作,在保障区域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满足上下游生产、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居民消费需要及维护国际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升级。随着枢纽规模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对地方其他产业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进力,推进由“通道经济”迈向“枢纽经济”。
以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支撑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三)国家物流枢纽运行面临短板
一是枢纽建设“三个不到位”。即枢纽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枢纽配套保障建设不到位、枢纽建设预期成效不到位。
二是枢纽运营“三个不完备”。即运营主体全链条服务能力不完备、网络化运营业务组织能力不完备、枢纽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不完备。
(一)国家物流枢纽的产业发展价值
现代产业发展既符合规模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信息、智能、网络等技术支撑下,还具备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与构建增值能力强的价值增量新特征。
协同发展需要得到要素载体和运行网络、服务模式的创新支撑,国家物流枢纽是国家顶层物流网络节点,对物流产业链衔接、其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提供运行环境支撑。基于以上原因,国家物流枢纽具有双重产业价值:
即物流产业价值:物流资源整合、物流网络拓展、物流规模提升、物流业态创新。
枢纽经济价值:物流要素聚集催生交通与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枢纽承载城市网络辐射功能培育。
(二)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经济价值
城市是国家物流枢纽的载体,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国家物流枢纽的产业价值决定了对载体城市具有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价值,城市经济价值决定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应高度重视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
一能提升城市物流发展地位:城市物流具有双重特性,一是服务自身生产生活,二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发展使命是服务双重需求,重点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聚集区域物流要素上具有先导性。
二能培育城市物流产业增长点:国家物流枢纽以服务区域为基本任务,必将为城市带来超越自身生产、生活的增量,且增量规模随网络辐射氛围而不断提升,将为城市物流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能强化城市产业要素聚集功能:国家物流枢纽为城市物流产业带来增量的同时,营造了强大的物流辐射网络条件,为制造、商贸流通等产业要素基于成本、要素竞争力的聚集创造了环境,必将提升城市产业要素聚集发展功能。
(一)加快物流枢纽落地建设
一是要解决分散和低水平物流经营下物流规模不经济与只能提供运输、仓储服务问题,培育物流枢纽新功能,补齐新老基础设施短板,尤其是大循环、双循环辐射物流设施功能,重点是建设干支仓配网络、流通加工、保税、冷链、信息平台、交易和结算平台等。
二是提供物流要素整合和组织、服务模式创新环境和实现途径,构建全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扭转物流枢纽业务功能单一和缺乏服务资源整合能力的局面。
三是为物流枢纽所在地区和枢纽承载城市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增量机遇,完善城市物流服务系统,营造枢纽城市大循环、双循环的产业布局发展环境,实现城市经济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充分发挥枢纽运营主体核心引领作用
一是确立建设运营主体。通过功能联合、平台对接、资源共享,打造高效、协同的运营主体,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营服务体系。通过资本合作、设施联通、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方式打造优势互补、业务协同、利益一致的合作共同体。
二是创新枢纽运营模式。依托国家物流枢纽,集成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多仓联动”服务平台,整合“干支仓配”资源;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国际物流服务资源;对接社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增强枢纽开放性公共性。
三是创建运营标杆企业。谋求国家指导、学习首批经验、打造自身特色。
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包括,建立协商协作机制:起步阶段,在枢纽联盟企业独立运营基础上,制定《枢纽建设运营联盟章程》,签署《建设运营联盟协议》,协商解决枢纽运营遇到的问题,各自取长补短,分工协作,互利共赢,避免恶性竞争。
建立平台共享机制:由枢纽建设运营主体牵头单位集成开发枢纽综合信息平台,接入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联盟内企业共享各个国家物流枢纽信息,自愿上传各自业务信息,拓展国内国际业务。
建立金融扶持机制:由枢纽承载城市政府出面,协调辖区内相关金融机构,研究借鉴国内供应链金融成功经验,建立枢纽建设运营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运营主体和非主体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解决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建立合作共赢机制:长远阶段,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为导向,筛选基础性较强、投资回报期长的公益性设施建设项目和具有一定基础性、投资回报期较长的准公益性设施建设项目,采用合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国家物流枢纽设施建设和统筹运营管理。建立合作共同体利益分配机制,支持物流枢纽运营合作共同体内各运营主体之间以土地、资本、技术、设施、品牌为纽带,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互助合作等方式,组建合作共同体。
(三)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化运行
基于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多链融合”的现代产业运营组织,将成为现代产业发展驱动力由要素驱动向组织驱动转换的“分水岭”。
(四)培育发展物流枢纽经济
一是依托物流枢纽推动物流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关系调整和物流要素空间聚集模式变革,形成基于“干支仓配”一体化衔接融合的物流产业发展形态,加快发展物流规模经济、平台经济、门户经济、流量经济等“枢纽产业”。
二是通过物流枢纽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物流与大循环和双循环的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有机融合,加快提升物流与相关产业集群经济价值新动能,打造枢纽经济与产业、物流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是按照大循环、双循环要求,密切物流枢纽与产业布局发展重要城市的通道化联系,打造连接沿海与内陆的产业发展走廊,寻求物流枢纽发展价值、规模突破新路径。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1385 阅读2025开年跨境商家利润就被吞掉一大笔,海运费暴涨后又大跌为哪般?
1105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047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997 阅读解码DHL全球化密码:物流企业出海启示录
923 阅读工业工程界的“诺贝尔奖”揭晓,顺丰为2025年唯一中国代表
858 阅读上线首日,京东快递凌晨即送达手机国补第一单!已支持全国所有上线省市!
834 阅读连续2年夺魁!日日顺荣膺LOG供应链物流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809 阅读今日启动!手机首入“国补”,邮政EMS全链路物流保障
738 阅读2025年天猫平台3C国补首单由顺丰完成派送
77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