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发生以来,关于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的说法和传言沸沸扬扬,前一段时间人们热议日本、美国要求本国企业撤离中国的新闻,其中有不少因担忧而被放大的错误信息。在各种不确定消息下,一方面人们认为疫情让“全球化”崩溃,很多国家将陆续把供应链撤出中国;另一方面,很多人坚信供应链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而中国仍将长久保持供应链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把双方观点都分析讨论一下。
激进派:“逆全球化”、“去中国化”成为趋势
1、“断供”和全球化的关系
疫情之所以给制造业带来了“断供”危机,主要因为供应链高度全球化,并且产业链处于高度跨国分工态势。以某汽车企业为例,他的供应链上有100多家供应商,3000多个零部件在23个国家和地区制造,其中很多地区目前疫情严重,严重影响生产。一些跨国车企因此对供应商提出了新要求:建立全球分地区机制,以分散风险,而不能因为某个市场生产成本低而全部集中在那里。
可以看出,在一些跨国公司眼中,低成本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关注低风险和供应链的韧性。这也印证了业内专家的预测:供应链全球化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区域供应体系。全球有可能出现北美、欧洲和亚洲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供应体系。
2、各国在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去中国化”早就开始进行,近几年很多制造型企业将工厂迁移到印度、墨西哥、越南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中美贸易战加速了这一过程。而疫情迫使各国努力构建更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制造业回流本国不可避免。像是之前备受关注的日本鼓励日企回迁的经济计划:“日本政府将通过数年努力,以支援企业将产业链移回日本或多元化的方式构筑强固的产业链。”虽然没有提到中国,但和中国供应链是密切相关的(日本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共有7万家,其中一半在中国)。
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尤其是技术公司,目前受益于在其企业周边地区形成的密集子部件供应商网络来达到效率最大化。然而,随着类似的零部件生产商网络在越南、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地陆续建立起来,这对中国构成了一定威胁。
4月15日,全球著名投资机构KKR发布白皮书,其中推测,未来5年,在中国的科技企业将把20%~40%的生产份额需求外迁,这大大超过此前预估的15%~25%。虽然很多跨国企业的CEO都认为,转移出中国的替代供应链的成本必须在当前生产成本的15%以内才合算,但就像上文所说的,成本不再是最需要考虑的。
一切成本优势,都是建立在不涉及安全问题的前提之下。过去几年,美国已经全面审查、调整了与国防用品有关的供应链,确保从原材料到零部件整个过程都把控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也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审查与调整。
稳健派:全球化仍将继续,中国供应链优势长期保持
1、全球化不会终结,只是调整
疫情迫使一些国家短期内封境自保,但长期来看全球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好处明显,全球化的强大逻辑不会因为疫情改写,更何况全球危机需要全球应对。
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球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是多年来生产要素以最高效方式自由流动、资源最优化配置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依赖性。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生产要素时,更注重效率和成本,未来的调整是企业的选择,不以政府的意愿来决定。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疫情不会终结全球化,但突出了全球化存在的风险,此后可能从极端形式的全球化向再平衡转变,这种再平衡包括近岸外包和重建国内生产等,供应链也将变得更具韧性。
2、中国庞大的供应链不会被轻易撼动
中国制造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集全球最大、最全、最长等特征于一身,同时产业结构还在做“增值”:规模之外,承接高附加值的精密加工。
虽然中国某些条件比不上欧美国家,但仍然比很多新兴市场出色很多。某服装供货商表示,通常快时尚服装基本款可以大批量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地生产,但考虑到越南等制造商的专业和技术水准,国际巨头们依然将部分要求精细加工服装留在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服装制造还在加速完成产业升级改造。中国供应链在疫情受控后迅速恢复正常运作,而东南亚供应链目前生产停摆,验证了中国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优势。
即使成本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不考虑成本会失去一切。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在这种背景下,跨国企业搬出中国的风险更大。因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价格竞争更为关键,需要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帮助降低成本,与此同时,外迁重新投资需要大量资本,但部分跨国企业已经因为经济停摆影响现金流,很难冒风险去一个比中国制造成本更高的地区进行重复投资。
要知道,之前美日鼓励企业回流本国,美国其实只是白宫经济顾问的建议,而非实际政策;日本出台了帮助日企转移海外工厂的经济计划,但是提供的22亿美元在巨大的支出面前是远不足够的。调查显示,多数日本企业并不会改变其在华发展战略,因为他们不仅仅把中国当作出口加工基地,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他们生产商品的消费市场,“地产地消”模式的日企工厂不会转移其供应链。
4月中旬,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宣布清算,当时很多人猜测“日本企业退出,物流先行”,但后来雅玛多东亚地区总部表示,清算的是负责快递业务的子公司,从事国际货代、物流仓储、海外搬家等业务其他公司将持续在中国扩展业务。而之所以清算是因为效益不好,再加上疫情对业务的影响,和日企撤出中国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供应链该如何发展
虽然各持己见,但两方观点都认同,短期内各个国家很难构造出独立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全球产业链难以在短期内发生逆转性的变化;全球产业链在短期内不会也无法与中国脱钩。我们担心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的供应链地位会不会被动摇;担心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政治因素),欧美企业会放弃成本核算、不惜代价重建自己的制造业体系。
疫情下,中国经济受进口和出口影响很大,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当前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非常严峻,一定要未雨绸缪。
中国需要抓住供应链率先复苏的“时间红利”,加速产业链升级,加快线上化、数据化转型,向高端生产制造和高效流通快速升级,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一批重点制造行业,对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全球供应链的"备链"计划,形成重点行业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也必须要进一步开拓内需市场,强化本地供应链的吸引力;中国还要把数字化供应链的优势赋能全球。
中国一方面要推动全球贸易、投资、物流、供应链治理;推动通关、贸易、交通运输、物流便利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要以交通强国、物流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物流枢纽、供应链枢纽建设。
供应链从业者也要认真适应多样化来源的供应链趋势,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少批量、长距离、多来源协作做足准备。业内企业代表认为,未来,企业将更加关注供应链安全,如果企业供应链布局网络能够做到“日常运营以成本为最优、战时以服务为最优”,就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疫情危机。
您怎样看待全球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您认为激进派和稳健派哪一方会占优?请在评论中说出您的观点。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1693 阅读2025开年跨境商家利润就被吞掉一大笔,海运费暴涨后又大跌为哪般?
1329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348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1179 阅读解码DHL全球化密码:物流企业出海启示录
993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988 阅读工业工程界的“诺贝尔奖”揭晓,顺丰为2025年唯一中国代表
907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914 阅读今日启动!手机首入“国补”,邮政EMS全链路物流保障
850 阅读上线首日,京东快递凌晨即送达手机国补第一单!已支持全国所有上线省市!
89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