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说点好的。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0月,次年首创前置仓模式,为生鲜配送中的 “成本与保鲜”两难提供了解决方案。2020年,平台GMV总量为76亿元。其核心竞争力:智能决策体系提升履约效率,2020年每日优鲜前置仓(DMW)零售市场的占有率达28%,居华北地区第一,2018/2019年市占率居全国第一。依托智能零售网络,每日优鲜在供应链、物流、营销方面均取得高效表现,促进了毛利率的提升。
叮咚买菜,行业老二,覆盖范围约30个城市,目前已经有5个城市的平均每月GMV破1亿元,市占率在长三角地区即时生鲜电商中位列第一。GMV 在 2018 ~ 2020 年间从 7.4亿元增长到130.3 亿元,CAGR= 320%(同期市场的CAGR=115% ),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TOP5即时电商平台中排名第一。其核心竞争力:优质品控体系提升用户粘性。“三个确定”保证用户的购物体验,是提升复购率的主要策略,同时带动市场规模变大。品控、物流、数据三线并行,护航“三个确定”。截至1Q2021,叮咚买菜SKU12,500+,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需求。全程“7+1”品控,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差评率低于0.1%。大数据和前置仓模式保证了配送的高效率,“最快29分钟内送达”。
但是,在整理对比两家生鲜电商的数据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吐为快,仅供探讨,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1、仍然大幅度的亏损,新赛道需要投入,消费行为需要培育,这些都是理由,但是互联网思维下要流量不要利润的打法,还要持续多少年?
2、为了上市盲目扩张,尤其是叮咚买菜,2020年新开了20个城市,着的是哪门的急,这类本地生活电商平台,只有区域规模效应,20个城市并不会比2个城市更具有规模效应,一个城市做不到盈利,不会因为多开几个城市就更容易实现盈利。
3、高直采率缩短了供应链条,漂亮的库存周转和损耗率减少了不少成本,但节省的费用并没有转化为利润。这是为什么?值得思考。有的人可能会说那是将这一部省下来的费用变为补贴,让利给消费者了。那么,请测算一下如果没有补贴,平台是否就可以盈利或者盈亏平衡了?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4、履约费率仍然高达30%左右,其中库存成本、配送费用占据了50%左右,这一块又该如何平衡?订单密度已然够大,配送时长控制的也非常好,下一步优化空间在哪里?如果做不了优化,扭亏为盈又从何谈起?
简单一句话,生鲜电商,目前仍是资本玩的游戏,作为消费者,到平台上购物薅羊毛,可以!二级市场上的股价,看看就可以。
玛氏中国|2025年度皇家宠物沈阳地区仓配一体服务遴选
2337 阅读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获聘成为中物联碳排放管理师职业能力等级认证项目专家
997 阅读百世越南与胡志明工贸厅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越南商品加速出海
1032 阅读连续2年上榜!本来生活入选2025中国独角兽企业
904 阅读价格战致现金流枯竭?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打响
862 阅读京东服务+/大件安装全品类招商陕西省招商
868 阅读菜鸟推出适用于欧洲快递的自动分拣机,助力快递公司提效30%
877 阅读美国加收海运船50万—150万美元特别费用,海运成本要暴涨多少?
816 阅读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国家馆与物流服务在柬埔寨上线
739 阅读最快六小时送达!德邦快递刷新服装批发市场履约标准
7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