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回升,全球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趋势结束,劳动市场持续改善,全球物价水平温和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上涨,国际贸易增速提高。同期,我国的经济运行呈现了稳中向好、就业良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6.9% ;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5 年来最好水平。长三角地区GDP 同比增长8.1%,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8%,增幅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017 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回升,全球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趋势结束。2018 年1 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7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3.7%,比2016 年上升0.5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GDP 增速为2.2%,比2016 年上升0.5 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 增速为4.6%,比2016 年上升0.3 个百分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世界货物出口总额从2014 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负增长,到2016 年第四季度,世界货物出口总额增长率转负为正,2017 年延续了出口总额正增长的趋势,表现出了量价齐升特点,国际贸易量价齐升是2017 年世界经济中一个很重要的亮点,也是主要国家经济复苏拉动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渠道。
IMF 认为,此轮全球经济增长基础广泛,特别是欧洲和亚洲地区出现了显著增长。同时,IMF 将2018 年和2019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均上调了0.2 个百分点至3.9%,反映出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加强以及最近批准的美国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预期影响。目前全球经济的周期性上升为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机,所有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重点工作包括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提高潜在产出,以及提高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此外,加强多边合作对于确保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至关重要。
2017 年,在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等背景下,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初见成效,再加上外需回暖等因素,2017 年中国GDP 增速不降反升,全年GDP 完成827 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结束了连续6 年的增速下滑。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 468 亿元,增长3.9% ;第二产业增加值334 623 亿元,增长6.1% ;第三产业增加值427 032 亿元,增长8.0%。
2017 年第四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先后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日前发布《2018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 年全球经济增长的1/3 来自中国。
长三角地区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共完成GDP 195 321.8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国经济增速1.2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3.6%。
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成效进一步显现。全市实现GDP 30 133.86 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8.99 亿元,下降9.5%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 251.4 亿元,增长5.8%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 783.47 亿元,增长7.5%,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9%,比上年降低1.5 个百分点。
江苏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全省实现GDP 85 901.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 076.7 亿元,增长2.2%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 654.9 亿元,增长6.6%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3 169.4 亿元,增长8.2%。
浙江省着力打造的信息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全省实现GDP 51 7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 017.4 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 471.5 亿元、增长7%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 279.3 亿元、增长8.8% ;第三产业对GDP 的增长贡献率为64.7%,其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完成4 853 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全省GDP 的比重为9.4%。
2017 年,安徽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省实现GDP 27 5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 611.7 亿元,增长4%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 486.6 亿元,增长8.6%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 420.4 亿元,增长9.7%。安徽省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居长三角地区之首。
2017 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2017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7.79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完成15.33 万亿元,增长10.8% ;进口完成12.46 万亿元,增长18.7% ;贸易顺差为2.87 万亿元,收窄14.2%。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约为10.15 万亿元,同比增长18.82% ;外贸总量占全国外贸总量的36.5%,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2 237.82 亿元,同比增长12.5% ;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 604.18 亿元,同比增长15.3% ;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0 022 亿元,同比增长19% ;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 631.6 亿元,同比增长23.7%。
2017 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是:
1. 进出口值逐季提升,同比增速趋缓
我国进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别为第一季度6.17 万亿元、第二季度6.91 万亿元、第三季度7.17 万亿元、第四季度7.54 万亿元,分别增长21.3%、17.2%、11.9% 和8.6%。
2. 一般贸易进出口较快增长,比重上升
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15.66 万亿元,增长16.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4%,比上年提升1.3 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3. 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步增长,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
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5.5%、15.2% 和16.6%,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8%。同期,我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3.9%、23.4% 和40.7%,均高于总体增幅。
4.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
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完成10.7 万亿元,增长15.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8.5%,比上年提升0.4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7.13万亿元,增长12.3%,占出口总值的46.5%,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进口完成3.57 万亿元,增长22%。
5. 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西部12 省市外贸增速为23.4%,超过全国增速9.2 个百分点;中部6 省市外贸增速为18.4%,超过全国增速4.2 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15.6%,超过全国增速1.4 个百分点。
6. 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完成8.95 万亿元,增长12.1%, 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4%, 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 手机出口增长11.3%。同期,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08 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
7. 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我国进口铁矿砂完成10.75 亿t,增长5%;原油完成4.2 亿t, 增长10.1% ;大豆完成9 554 万t,增长13.9%;天然气完成6 857 万t,增长26.9%;成品油完成2 964 万t,增长6.4%。此外,进口铜完成469 万t,减少5.2%。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9.4%,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28.6%, 原油上涨29.6%, 大豆上涨5%,天然气上涨13.9%,成品油上涨25.3%,铜上涨28%。
总的来看,2017 年,我国外贸回稳向好,但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2017 年12 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较上月回落0.7,表明2018 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将面临一定压力。
2017 年,全国水路运输总体上平稳增长,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66.57 亿t,同比增长4.3%;全国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97 455 亿tkm,同比增长1%。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34.28 亿t,同比增长7.6%,占全国水路货运量比重51.3%,其中:上海市水路货运量完成5.61 亿t,同比增长14% ;浙江省水路货运量完成8.74 亿t,同比增长10.6% ;江苏省水路货运量完成8.57亿t,同比增长7.4% ;安徽省水路货运量完成11.36 亿t,同比增长2.3%。
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44 262亿tkm, 同比增长18.85%, 占全国水路货物周转量比重43.7%,其中:上海市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4 175 亿tkm,同比增长27.6% ;浙江省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8 225 亿tkm,同比增长3.3% ;江苏省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6 382 亿tkm,同比增长18.1% ;安徽省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5 480 亿tkm,同比增长4.4%。
2017 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预计126.44 亿t,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年回升3.2 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6.25 亿t, 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0.19 亿t。
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5.14亿t,同比增长8.14%,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为35.71%。区域港口资源的整合,大大推进了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生产效率,有力支撑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上海市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51 亿t,同比上升6.95% ;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63 亿t,同比上升10.91% ;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15 亿t,同比增长7.86%;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85 亿t,同比增长2.68%。
2017 年长三角地区各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明显上升,其中:嘉兴港由于独山煤炭中转码头进入试运行,乍浦港区D6、海盐港区C5 和C6 泊位通过竣工验收,货物吞吐量增幅领跑长三角港口达到29.52% ;湖州港、江阴港、合肥港等内河港增长幅度也超过了20%。各港货物吞吐量及增长率见图1。
图1 2017 年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同比增长率
2017 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0.02 亿t,同比增长5.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5.71 亿t;内河港口完成4.31亿t。
2017 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共完成13.9 亿t,同比增长8.62%,占全国比重为34.73%,其中: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11 亿t,同比增长7.99%,得益于强大的港口吞吐能力,上海市外贸物资的99%经由上海港进出;浙江省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5.01 亿t,同比增长9.84% ;江苏省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63 亿t,同比增长8.31% ;安徽省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0.15 亿t,同比下降3.47%。
受益于内河水网的不断完善,“水水中转”推广的力度加大,湖州港、江阴港、常州港、镇江港、扬州港和合肥港等内河港口的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超过20%。其中,湖州经济转型效果明显,湖州港的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连续两年超过80%,2017 年增幅更是达到92%。各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及增长率见图2。
图2 2017 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吞吐量及同比增长率
2017 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 680 万TEU,同比增长8.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0 985 万TEU,内河港口完成2 695 万TEU。
2017 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 550.24 万TEU, 同比增长9.5%, 占全国总量比重达36.1%,其中: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023.25 万TEU, 同比增长8.35%, 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新增国际中转业务近70 万TEU,国内首个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上海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浙江省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 721.47 万 TEU,同比增长14.2% ;江苏省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 679.1 万TEU,同比增长4.61% ;安徽省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6.42 万TEU,同比增长18.29%。
2017 年,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台州港、湖州港、南通港、泰州港、合肥港增幅均超过20%,其中湖州港增幅最大,为71.48%。各港集装箱吞吐量及增长率见图3。
图3 2017 年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同比增长率
自2016 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性上升势头不断加强,2017 年,全球约120 个经济体(占全球GDP 3/4)经济同比增速都出现了上升,这是2010 年以来最广泛的全球增长同步上扬。2017 年第四季度全球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发达经济体投资回升、亚洲制造业产出增长的支持下,世界贸易强劲增长。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未来的制造业活动将加强,这与强劲的消费者信心一致。IMF 预计全球经济2018 年的增速为3.9%,新兴和发展中亚洲地区、中国与印度表现亮眼,预计中国2018 年的经济增长为6.6%,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由于人民币的持续走强,2017 年12 月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回落0.4、1.2 至48.3、50, 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升0.4 至20.5。2017 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较上月回落0.7 个百分点, 表明2018 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面临一定的回落压力,但仍在高位运行。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在2018 年还能够延续下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蓝皮书》预计,2018年我国GDP 增长率为6.7%,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小幅上升,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2 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5亿TEU。
2018 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继续全面、有序推进,长三角区域港口一体化稳步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高标准贯通,长三角港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2017 年12 月上海港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营,新增年通过能力400 万TEU,为上海港巩固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提供了保障。预计2018 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6 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5 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9 000万TEU。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仍将保持世界第一,随着洋山深水港四期的正式投入使用,有望突破4 200 万TEU。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792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2319 阅读8家快递被曝有一半“向上取整”!快递违规收费全清单!
1401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1230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1206 阅读DPD英国与Yeep!达成战略合作 将新增8000个自提柜
1007 阅读浙江省开通首条往返乌兹别克斯坦全货机航线
1014 阅读链库与新疆海鸿冷链达成战略合作
889 阅读马士基与沙特邮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75 阅读轩航国际航空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完成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9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