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文章物联网发展趋势之三(2019)中,介绍了边缘计算的两种模式:固定逻辑处理模式和人工智能学习模式。今天继续讨论边缘计算的处理机制。
设备的边缘测与云中心控制选择机制
一个设备,可以被边缘测控制,也可以被云计算中心控制,那么在控制这个设备的时候需要解决以下难题:
1、这个设备是单一的被边缘控制(或云中心控制)呢?还是可以被边缘测和云中心两种方式控制?
2、如果选择单一控制,哪种类型的设备适合于用边缘计算控制,哪种类型的设备适合于运中心控制?
3、如果这个设备可以同时被边缘和云中心控制,当边缘和云计算的控制不一致时,这个设备应该优先响应哪种控制?
这些问题,在边缘计算还不成熟的时候,还不突出。当边缘计算普及后,这些问题将会困扰系统的设计者。
还是尝试用人的处理机制,来给边缘计算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器官的低端神经控制和高端神经控制的选择
我选择心脏、肺和手的控制方式来分别说明。
人能用大脑控制心脏跳动吗?心脏的跳动是不受大脑控制的。
肺是可以接受大脑控制的。比如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呼吸频率,可以调整深呼吸、浅呼吸。也可以有意识的憋气。但当你憋气憋很长时间,达到憋气的极限之后,即便大脑仍然控制肺部憋气,但肺部已经不接受大脑的控制,而是选择低端神经的控制。
手在绝大多数的时间是接受大脑控制的。但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手是受低端神经控制:手突然遇到疼痛的刺激【比如手指遇到火】。
可以看到,人接受低端神经与高端神经控制有一个机制:为了保障安全性,多是低端神经控制。而为了保障灵活性,多选择高端神经控制。
而将安全相关的处理机制固化到低端神经中,在遇到安全相关的选择时,优先选择低端神经控制。
对于灵活处理要求高的器官,更多的用高端神经控制。
设备控制的选择机制
根据高端神经和低端神经控制的机制,未来物联网设备的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控制机制可以设计成如下机制:
1、与安全相关的处理逻辑,固化到边缘测,属于优先级最高的控制。
2、根据设备重要程度,选择边缘测和云计算控制。比如安全等级最高的设备,选择边缘计算控制。
3、根据设备功能灵活程度,选择边缘测和云计算控制。要求灵活的设备,选择云计算控制。
4、划定一个安全阈值边界,安全达到这个阈值边界后,设备自动由边缘计算固有逻辑处理。
小结
边缘计算完善后,将会面临设备是云计算控制和边缘计算控制的选择难题。借鉴人体处理经验,可以从安全性和灵活性两个维度考虑。安全性高灵活性低的边缘处理;安全性低灵活性高的云计算处理;安全性高灵活性高的以云计算控制为主边缘测监控等级高;安全性低灵活性低的,边缘控制为主,适度增加云计算控制能力。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服务机构观点。
来源|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750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91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248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213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142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96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906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21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40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0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