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快递循环包装箱》两项关于快递包装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快递物流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圆通的单票快件碳排放持续下降。这背后,是圆通把绿色低碳贯穿到快递生产全链路过程的不断实践。
在包装环节,2023年圆通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超6000万个,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快件超 2亿件,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90%。此外,圆通还积极推进可循环快递箱及全生物降解快递袋应用,并打通公司内部线上采购渠道。
在运输环节,圆通不仅投放新能源厢式货车和轻卡,还陆续投入数十辆智能驾驶重型卡车。与传统车型相比,每辆智能驾驶重卡一辆车运营一年就相当于回收了40多万个纸箱;新能源卡车的减排效果更加显著,一辆车运营一年相当于回收了250多万个纸箱。此外,圆通还通过优化车型、智能路由规划,提升车辆使用效率,2023年减少车头投入约 600 台,有效减少碳排放。
在中转环节,圆通在广东揭阳、杭州、上海等多地集运中心陆续投用光伏发电项目,累计铺设面积达 6.42 万平方米。同时,在集运中心、城配中心等不断布局自动化分拣设备,并推广机械臂、翻板机、柔性分拣、末端无人拉包等应用,提升效能,减少分拣操作次数。
在末端派送环节,圆通在十余个地区投入无人车超70辆,每辆车单日最高派送量可达2000票。仅在北京,圆通就投用了 200 辆新能源厢式货车,用于集运中心和末端网点之间的快件短驳运输。杭州亚运会期间,圆通引入110辆新能源厢式货车,按每台车每天运营 200 公里测算,这批新能源货车在赛事期间减少碳排放约 1500 吨。
绿色圆通的强管控底气,则来自于数字化能力。圆通自行研发的“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从管理广度上,覆盖了每一个包裹的“收、转、派”全生命周期,实时收集油耗、用电、包装三大类碳排放数据,并以年、月为时间维度,对圆通全网各集运中心的碳排放指标进行排名,从而对下一步节能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从管控颗粒度上,“碳足迹”甚至可以细致到单个包裹采用不同包装所带来的碳排放变化。
未来,圆通将以实际行动继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不断融合绿色发电、绿色配送、绿色交通、绿色包装等快递全流程,让包裹更安全、更快速、更绿色,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玛氏中国|2025年度玛氏箭牌北京区域包材及原材料仓储(VMI)项目
2180 阅读华为的物流“布局”,为何备受关注?
1397 阅读北美仓配一体机会和风险
1236 阅读年营收15亿的跨境物流企业要上市
951 阅读纵腾集团借壳上市,6.4亿收购A股上市公司绿康生化
903 阅读解秘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896 阅读TEMU美区半托管即将开放国内发货模式
785 阅读京东物流一线员工日10周年:为5年、10年老员工授勋,为15000名标杆颁奖
738 阅读2024年快递满意度出炉:顺丰、京东快递排名最高
711 阅读TikTok撤换美国电商负责人,抖音前副总裁木青上位
64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