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1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23亿吨、235.7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已经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是否具有强制性,碳市场可分为强制性(或称履约型)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履约型碳市场是目前国际上运用最为普遍的碳市场。因为企业参与目的主要是为了履约,当目标达成后,交易量就会下降。
这就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即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并不首先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所以这类技术应用、项目建设大多存在经济性不足的问题。绿色项目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发电售电带来的项目收益,以及政策补贴、碳交易、绿证交易带来的绿色收益。在赖晓明看来,实现绿色收益是解决经济性不足的关键。如何提升项目的绿色收益?一方面要丰富绿色价值转化方式,强化政策支持、市场化机制、金融支持对绿色价值实现的转化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强绿色价值转化力度,深化碳市场发展,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碳价合理稳步抬升。
在碳市场之外,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认为,ESG投资目前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募资时有限合伙人会询问“绿色投资和ESG投资对投资回报是否有正贡献”,然而目前的数据并不能得出“ESG投资比普通投资的回报更高”。徐林建议,可通过制度安排,使得绿色低碳投资的一些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收益,尽可能显化为投资人或者企业的投资收益。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3636 阅读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354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2164 阅读运输管理究竟管什么?
1483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52 阅读壹米滴答创始人杨兴运出山,成立兴满物流
1458 阅读2024中国储能电池TOP10出炉
1354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338 阅读在物流行业,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
1233 阅读京东物流携手奇瑞汽车打造中东最大汽车备件中心,覆盖5大品牌数万种汽车备件
10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