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欧盟就欧洲供应链法达成一致:今后,众多活跃于全球的公司必须对其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进行监控并遵守相关规定。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在,它们必须从供应商那里获得合同保证并提供证明——对于复杂的工业产品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来自第三国的供应商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如果不遵守规定,可能会被处以高达全球营业额5%的罚款,并被排除在公共合同之外。
该协议远远超出了德国《供应链法案》的范围(相关链接:德国《供应链法》即将出台,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虽然欧洲的解决方案要好于国家的解决方案,但计划中的法规却超出了标准。这是一个贸易壁垒,也是一个官僚主义的产物,将损害欧洲公司的竞争力。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正在采取不同的做法,努力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欧洲公司的初级产品正是来自这些国家。这些国家不准备满足新法律的要求。许多欧洲公司将不得不从这些国家撤出,从而对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联邦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例如,2023年前十个月,德国从柬埔寨进口的服装按名义价值计算比上一年下降了10%以上。从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进口的服装甚至下降了近 20%——这初步表明了《德国供应链法案》的潜在负面影响。更严格的欧洲规则只会加剧这种情况。
与企业代表一样,工会政治家们也曾多次批评该法律。例如,他们担心该法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官僚主义,从而使其与不受规则影响的第三国企业相比处于竞争劣势。协议达成后,雇主协会主席 Rainer Dulger表示:“结果是一个草率而拙劣的妥协。”他呼吁德国拒绝该妥协方案,并称欧洲即将出现一个“官僚主义怪物”。
《德国供应链法案》目前适用于员工人数超过3000人的公司。据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称,约有900家公司受到影响。从2024年起,该法案将适用于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公司。即使根据德国的要求,受影响的公司也必须分析,这样是衡量他们从一些侵犯人权的动作中获利的风险有多大。法律规定,如果有证据表明存在侵犯人权的行为,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禁止或尽量减少侵犯人权的程度”。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890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47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367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268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1018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933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845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828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77 阅读快递续重收费“向上取整”,申通、中通、圆通、京东、极兔客服回应
71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