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牌公司流通环节的物流(不含制造),到底是选择外包还是自营,一直是行业内大家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大家如果问我对于物流外包的看法、我会开玩笑的说,当我做甲方时,喜欢外包转自营;我不做甲方时,我就喜欢劝说客户自营转外包。
从整体角度看,无论自营还是外包,企业物流部门既然是作为一个企业的支持服务部门而存在的,那么始终还是以服从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计划来判断和布局。
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从静态的角度、可以先对企业的定位点进行分析,随后再从动态发展的角度、也就是企业发展周期,再进行分类探讨;这样在一定前提下探讨,话题比较聚焦,也容易形成共识。
从静态角度,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都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定位,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无非是三种情况,追求极致服务和体验的,追求性价比的,和追求极低成本满足基本需求的。
追求性价比,相对来说更加中庸,因此也是最多企业采取的一种策略;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上,守住性价比,也是一种有效的护城河。
追求极致成本,也是最直观的比较方式,不恰当的说、甚至也可以说是最“偷懒的”、最容易一种方式。
对应的,对物流的需求也就分三类,一是配合企业内部销售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配合业务部门形成品牌护城河;二是追求性价比,通过不断分析投入产出比,确定最佳ROI,求得最佳投资回报率;三是追求极低价格(一次性的满足),物流只是满足一种基本的、一次性的廉价快餐式服务。
上述三种定位可能会有转换,包括下往上突破,上往下渗透,在此过程中,对物流的要求也会产生改变。
从动态角度,企业发展同样有生命发展周期,开疆拓土快速成长阶段,成熟稳定精耕细作阶段,以及退出市场或者二次创新、攀登第二阶梯的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的物流需求显然又是不同的。
企业在初创和快速成长期,通常关注自己核心的产品能力,物流往往作为一个后勤服务功能被边缘化;但是物流又具有一些后勤部门不具有的特点,尤其是物流执行能力的打造速度,可能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因此这个阶段往往通过外包方式,不怎么计较计成本的方式,来满足业务快速增长、对物流的需求。
经过长足发展,企业进入存量守成阶段,向管理要效益的时候,一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降低供应链中采购和物流的成本和费用;结合费用分析支出,同比例增长的物流费用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在这个转换阶段,对内需要精耕细作的物流运营,对外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供应商施加压力降价,制定和执行降低物流费率占比的目标。因此自己运营物流、提高物流成本透明度通常是比较好的选择。
到了第三个阶段,企业决策是二次创业重新进入第一阶段,还是通过极致降低成本、来守住市场吓退对手,拧干毛巾榨取最后一滴水,进而保住最后一点存量利润,都是艰难的选择。因为政策的摇摆性,必然会对物流的运营也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因为目标的摇摆性,因此这个阶段对于物流管理者来说,通常是三个阶段中,最为痛苦的阶段;目标不确定,人心不稳定,所以是自营到底,还是彻底打包追求极致低价,一直在左右摇摆。
将上述企业定位和发展生命周期结合,可以看到多种可能的组合。部分组合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极致服务+快速拓展,外包到大牌且靠谱的全国性的三方物流;稳定期开始追求性价比,在达到一定的费率和物流费用后,应该开始考虑自营等情况。
上述内容对企业本身特点做了说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上可以获得的资源,也就是合适的乙方的情况。
一是企业调性,乙方过去服务的客户中跟本行业的关联性,既包括最终客群、订单特点,也包括企业的系统----此处不提文化,是因为很多时候企业的系统软件、客群和订单特点,基本也能说明甲方的很多文化特点了。上述属于宏观战略选择方面,毕竟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二是甲乙双方比大小,也就是相对来说、谁更加强势,采用谁的标准来执行。俗话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这句话同样也适应在物流合作和博弈之中,属于战术方面。举例来说,落地是仓库还是运输公司负责卸货,门到门的定义是否包括上楼,这些细节往往成为后期纠纷的起因。因为一定要完整的考虑好各个环节的细节,每个环节都是成本。
以上分析是从定性角度梳理的一些情况,随后是尝试从定量和投资角度探讨不同的可能性。
从成本角度,比较容易衡量,判断自营还是外包可以看几个维度:
第一是先核算企业在这个发展阶段、能负担得起的物流费率,例如按照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推算出物流费率占据营业收入的3%,还是5%,得出一个最高成本,也就是企业目前阶段的物流费用,能否养得起物流部/组这样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比如有些行业,年度仓库物流费用在100万以上的,对应企业大于2000万营业额的情况,可以作为考虑单独划分物流组织的一个起跑线。
第二是对比自营和外包的支出,考虑到自营的稳定性和外包的不可控性(风险和服务);两者差额在10%之内的,并且绝对额不高的,可以用自营方式;节约费率超过10%的,值得进一步推敲细节后再做决定,并非立即决定可以考虑外包。
从生意周期看,是旺季结束后、淡季进行调整;从具体周期看,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最忌讳的就是旺季来临前做此类决策和执行;如果再考虑设备、自建房屋等基建投入,则需要纳入公司级战略目标中随同中长期规划来定。不考虑上述因素的,诸事不宜。
总之,不同阶段追求目标不同,体量不同,因此物流费率和具体物流费用都会发生变化;既然影响决策的变量在变化、也必然引起外包与否的决策变化,整体是动态的过程。物流牵涉到现场执行和反馈,也涉及重大投资等局部决策功能,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物流体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通常需要具有一定前瞻性,而非立等可取。因此往往可能在上一个阶段,就需要开始未雨绸缪,储备人才等资源;而非临时抱佛脚。很可惜,这点往往在实际业务中被忽视,或者因为如下原因被耽误。
从投资和财务角度,宏观经济扩张时期,为了追求体验效果、通常来说自建为主;通常最后交付的质量好坏对商品销售有很大影响的行业,例如快消行业、城配业务更是如此。但是自建物流不是短期过程,从逆周期理论看,应该在经济萎缩期的末期开始布局;问题一是谁能预判萎缩期是否已经到了末期?二是物流是重资产功能,会消耗很多现金流;而萎缩期的当务之急是活下来、至少没有负增长。因此对现金储备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这个过程,只能一事一议,不同企业的特点完全不同,很难说模式。当然反过来看,正因为非标性的特点,也是合同物流的魅力所在,也就是各位物流管理者今天有饭碗的原因。
中力股份上交所主板上市,电动叉车市场迎新机遇
1307 阅读物流规划中的四个重要元素
1166 阅读滴滴送货开启2024暖冬驿站 50城货车司机可就近取暖休息领驱寒物资
1040 阅读京东物流“公转铁”解决方案助力社会物流成本降低
1038 阅读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建设的OTWB
1035 阅读饿了么 京东秒送怎么战胜美团闪电仓 闪电仓的死穴是内耗
991 阅读仓库安全管理很重要!身为仓库主管的你如何做好仓库的安全管理呢?
952 阅读如何做好运输车辆可视化管理,提升运输安全?分享拿过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案!
876 阅读物流周观察12.23
868 阅读本来生活连续3年入选“上海市互联网综合实力前50强企业”
84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