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局之难,大家都切身感受了,有呼声说非红老师给我们即将毕业的物流相关专业大学生们写篇文章吧,前途渺茫啊。我想确实也该写一写了,算是停下脚步回顾总结下自己多年的经验,也算跟同学们交流分享你们即将展开的一段职场图景。总共写了七点,多年后有了经历的你们回头再看今年的困难,也许会轻轻付之一笑——年年难过 年年过。
非红建议:不要限定一个点
有很多同学找工作时往往只看自己熟悉城市的机会,比如学校所属城市,或者家庭所在地,觉得陌生的地方难落脚,甚至只想留在市区,出了城都不愿意去。这种意识无疑会让职业选择范围大大缩小。
非红建议大家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限定于一个地点,划地为牢。我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解释这一点。
首先,物流运作场地要大,市区寸土寸金的地价不是大中型仓库用得起的;密集的货运车辆如果在市区行驶也会影响正常交通、行人安全、空气质量,因此物流职业机会存在更多的地方一般都位于郊区的物流园、工业区、港口码头等地,市区内写字楼里的职位即使有跟物流相关的,也是脱离运作实际的单证、客服、行政等不适合真正想入门物流行业的小白的职务。当然,不愿住在相对单调的郊区,通常也会有公司通勤车每日往来市内各区,代价就是得忍受或者利用好上下班途中那两段不短的时间。
其次,现代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如果几十公里外的城市有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跑过去上班并不觉得有多麻烦。跨城地铁、动车、高铁,甚至找人拼车上下班,都是很多“候鸟型”职场人士在干的事情,并不需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交通费贵了?那房租可能还便宜了呢,不想做一件事时人能想到各种借口;决心做一件事时人就能产生各种办法。
再次,物流本身的特性就是有空间上的变化,因此大到企业集团,为满足全国需求会建立专属的供应网络,这些网络节点通常是工厂仓库或物流中心;小到专线公司,也至少会在两个城市之间有点对点的运输业务;规模介乎于之间的各种公司,其各地分支机构都可能有物流业务。在此情况下,异地派遣就属于很正常的工作调动了,例如你是在A城掌握了某业务物流操作能力的员工,公司在1000公里外的B城也接了相同业务要开仓,若只招新手可能会赶不及,必须有部分熟练工去撑起来,临时调你们一组人过去支援几个月渡过业务磨合期,你去不去?去,你就是对整个公司都有价值的好兵器;不去,你可能就只是现有工作地A城的一颗螺丝钉而已。
最后,即使在基层工作时能够做到几乎不外出,但几年后到了中层,甚至未来有机会升到公司高层时,能力增长了,责任相应就越重,管理的范围也更大。无论是负责区域几省的仓库运作,还是管理全国的运输业务,连续出差是家常便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也许公司老板自己都没找到呢,怎么会轮到你?事业和家庭很难兼顾好,如果都平衡,往往就都极其平庸——工作不出色,家庭一般般。那难道事业有成的物流总监、供应链副总裁都是抛家弃子的工作狂吗?不一定,很多人只是会在不同阶段敢于做取舍而已,比如从妻子怀孕到小孩需要特别照顾那几年,丈夫宁愿放弃升迁机会而把重心移回家庭,家人感受到关爱强大起来后,往往又会放手让丈夫出去征战四方,建功立业。在人生关键节点上患得患失的结果就是得到不多,失去不少;而敢做取舍通常会失去很少,得到更多。
非红建议:不要在意短期利益
第一次找工作的同学们面对招聘网站上列出的工资范围往往看得比较重,觉得自己不能输在起跑线,有些人甚至还按工资高低进行排序来投简历,大家在宿舍里、同学群中也经常攀比、炫耀拿了什么“高”工资的offer或者获得面试机会。
非红看来,同学们大可不必如此在意第一份工作的薪资。先从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说起吧,同学们中间或许也有这类人——家境殷实,每个月的零花钱都比普通工薪族的收入多。如果不是一毕业就急着回去继承家产,而是想先体验普通人的生活,那么建议真没必要在意工资条上是几开头,甚至几位数了,一手的经验才是值钱的。非红认识某有为青年,得知他的职业生涯是从仓库操作工开始的,但其实家里非常富裕,他却不愿意被称为“富二代”,而要成为“创二代”。当年在基层的丰富经验可以令他在接管家族生意后做得更大,因为各种细节都经历过了,并不会脱离实际乱指挥。
关注点回到普通家庭的孩子,非红的建议也是刚毕业不用太计较短期的工资高低,只需做个简单的计算就明白了:初入职场,假如你们学生宿舍里工资最高的是6000块一个月,最低的是3000元,好像差一倍——3000块,一年就相差3.6万元呢。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五年后才是拉开差距的时候,同学中有人还是领着几千块钱的死工资,而升到管理层的人薪水已是好几万了,年收入差距几十万元。故刚开始有几万元的资金优势干不了什么大事(不知不觉也是花掉了),但几十万的年收入,好好规划的话供房买车是很轻松的。所以,尽快让自己的身价从几千元增值到几万元,才是正道。
也许还有些学生是从自家的投入成本去算的,父母培养自己花了多少钱,大学几年读了多少钱,还是名牌大学、名牌专业……怎么着也比没读过大学的人高贵吧?这是你一厢情愿的算法,从用人单位来说,另一套算法是这样的:你说懂运输管理、了解物流成本、会运筹学……但实际上只是“学过”了课程而已,离真正应用还差十万八千里,进了公司仍得花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培训、加上五险一金、各种福利、考虑新手低效甚至犯错的成本,短期算起来回报率还不如有几年经验的大专生,毕竟熟手招过来就能用。但为什么还是需要招聘一些高学历的毕业生呢?甚至有公司招进来短期内根本不出活的“管理培训生”或“储备干部”。其实公司也是看长远,你的基础更扎实,未来会比没有系统学过的老员工提升空间大得多,长期的产出也会更大,所以还跟人家计较短期利益干什么呢?
当然,也不排除有通过精心包装,让自己的“身价”短期内高于实际价值的情况出现,毕竟双向选择的职场在短期就是个投票机,用人单位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可能会投票给一个不值得这个收入的人;一个职场中人也可以投票走人,跳槽去往提供更高工资的公司。但职场在长期却是个称重机,实际工作久了不能出成果、甚至岗位考核的KPI都达不了标,那么迟早总会称准几斤几两的。职业道路不是短跑赛道,更像马拉松,路遥必然能知马力,而马力不是一天就练成的,别太计较起跑线上的薪资水平,早日进入跑道练起来,有了实力自然身价就高。
非红建议:不要只听HR怎么说
除了网上投简历,学生们也喜欢参加各个校园举办的招聘会,参与校招的公司会让同学们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特别是有能力开宣讲会的企业,HR负责人在台上意气风发地描绘,更让未经职场洗礼的年轻人激情澎湃,非得要挤破头进这些公司。
非红想给同学们发热的头脑泼一泼冷水——不要只听HR怎么说,你们找公司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毕竟人家来做校招不是做慈善,而是商业行为,HR是带着任务过来的——招人,用更低的成本招到更优秀的人,正如打广告一样,未达到欺骗程度的各种夸张手法都可能派上用场。
HR的话为什么对学生如此有吸引力呢?非红认为是因为他们讲的内容都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企业愿景、文化、价值观,而不是具体的业务,毕竟HR部门(人力资源部或叫人事行政部)在企业里并非运作部门,连招人的标准都是用人部门提供的;但有本事把人力组织起来变成资源,HR部门最擅长的武器就是在现实的工资和奖金之外,传播更有长远吸引力的企业文化,让人力(员工)能凝聚起来。
至于他们宣称的究竟是真的价值观,还是停留在口头和墙面上落实不下去的想法,你们只从HR口里是听不出来的。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来沉淀,所以通常而言,有几十年以上历史的国际大公司,他们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更可信;而几年时间的中小公司,其价值观更多的带有创始人的个人色彩。
为什么我要跟大家聊这些虚无飘渺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呢?原因是大学毕业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职场第一份工作对最终建立良好的三观非常关键。看似属于“正确的废话”的企业价值观,例如“诚信至上”、“安全和健康比利润更重要”、“客户第一”……往往就是因为执行得很彻底,所以跨国公司能够适应多个国家的不同制度和文化而长久地活下来;而上面说一套,底下做一套的“灵活的”公司,不但容易让年轻人“毁三观”,并且在合规经营的大趋势下能否持续提供工作岗位,或许都得打个问号。
企业真实的文化怎么样,从HR口里听不出来,要去哪里了解呢?偏听则信,兼听则明,多渠道打听就能更真实地还原了:“天眼查”或“企查查”这类工商信息查询平台看劳资纠纷或商业诉讼、与在目标公司就职的师兄师姐交流沟通、实地参观调研、短期实习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非红建议:不要只抓一条线
同学们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挑职位通常也喜欢从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出发,比如感觉运输管理比较好玩,那就挑运输相关的助理、专员等职位吧,以后有机会做运输主管、运输经理甚至运输总监呢;认为自己比较细心,就挑仓库管理的相关职位吧,未来也能从仓库操作提升到仓库运营,甚至全国的仓库管理高级职位;如果运筹学考试比较高分,就打算以后走物流规划类的职业路径。
从兴趣和专长出发的确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也较容易有成就感,不过非红要提醒的是:职位的规划不要只抓一条线,而应结合公司需求来。
为什么呢?因为职业通路不是学科考级,从初级、中级再到高级一路打怪升级。在每个公司都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这条业务线的萝卜长大了,但没有更大的坑空着(内部晋升通道受阻);有时候更大的坑出来了,但萝卜还小(人才梯队断层)而只能外部招聘。所以假如你喜欢运输管理,也具备了往更高层级发展的基础,可是短期内没有运输的合适岗位,你愿不愿意先去管管仓库呢?
非红鼓励大家多去尝试不同内容的工作,并非赞成“不专注”,而是物流行业本身也是往多元化、智慧化、数字化方向在发展,单一的技能不但不利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挖得更深,同时易限制自己的职场可能性。多年前非红有一门公开课叫《全面物流管理100分》(有兴趣的可以到本公众号历史记录里查找连载文章),在广州和上海等地都有开过不少次。参加线下培训的学员们很多已经在仓库主管、运输经理、物流信息系统负责人等单一业务线上的职位上独当一面了,但是听完课后开始从仓库的角度思考运输、从成本的角度看仓库、从运作的角度看系统……感觉有了不一样的视角,也愿意回到工作中,更全面深入地去做好物流工作、往更多职位上尝试走出自己的未来道路。
从公司的层面看员工,员工就是一块块砖,垒起各个板块的业务。已经打造了一段时间的砖至少在公司文化认同上、在公司流程熟悉上、在工作能力评估上是合格的,如果能在需要的时候搬动,放到公司业务最缺的地方去顶上,那你这块砖的价值是相当大的,未来有新业务新需求新职位空缺时,首先想到的人就是你,甚至为了留住你而专门设置一个同时符合业务需求和你的特长的新岗位;而若是死守熟悉的领域,那么你有可能走到死胡同里去,过早卡在“职业瓶颈”,对公司也只相当于一面墙里不知名的某块普通砖罢了。
非红建议:不要害怕被榨取
招聘信息里,字数最多的部分当属岗位职责描述了。对此,很多物流小白明显是不够重视的,不重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职前没有充分理解每一条职责,二是入职后很快忘了自己这个岗位的职责。这两个方面不重视会有什么后果呢?一是错失一些好的工作职位,二是工作忙起来时会感觉自己被榨取。
先来看看入职前,用于招聘公告上的职责描述。同学们不断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应该也能发现,不同公司里叫同一个职位名称的情况很常见,但同样是叫“物流专员”,每家公司里的职责描述是有些差异的,这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决定的,然后用人部门写出来,交给HR部门去招人。
那么找工作时如何重视才有效呢?首先是把这个职位名称相关的所有岗位职责找出来,对比分析每一家公司的异同。大多数公司都有写的那几点,尤其是放在最前面的几点,一般就是这个岗位最基本的要求了,也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该岗位的红线。跟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几条职责,就是你目标公司特别需要的能力,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该公司的标准。
至于什么英语能力、Excel数据处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其实都是可以商量的。用人单位如果认为你在岗位匹配度上特别符合,这几项能力同时也具备自然最好,要是没有,也可以在入职后加强提升。悄悄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不要见到“1-2年工作经验”就放弃了,在非红看来,1-2年经验相当于就是不需要很多经验,如果你有过几个月的类似实习经验,能在面试期间把实习岗位的工作重点甚至成果描述得条理清晰,那比起混了一两年职场又出来找工作的“非应届生”,你才是更优选择。
再来说说入职后,岗位职责应该怎么用。有些目标管理很强的公司会要求每个职位的人把自己当年的KPI目标打印出来,放在台面。非红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不一定只是考核指标,而是把岗位职责放在工作台上。这样时间长了也不会忘记哪些是份内之事,每天提醒自己必须努力做得非常专业,也让大家(特别是领导)知道你是个目标明确的人,要把自己做成这个岗位标杆的有志青年。
同时在桌面显眼处放置的还可以有手头上的工作任务清单,列上截止时间和完成情况,一来让自己做事有条理,不至于手忙脚乱还遗漏;二来让那些喜欢占用别人(特别是职场新人)时间的同事自觉远离,知道你手头有要事忙,不会经常把复印、寄快件、搬桌子这些杂事丢给你;三是让领导安排临时工作时,你不会害怕被榨取。
为什么还会有临时工作排进来呢?大家做好白纸黑字上的现有职责不行吗?物流工作毕竟跟生产线不一样,除了岗位职责,每个职位上都有一些偶发的、异常的、与其他岗位合作时要临时划分职责太麻烦的事,这些事情不解决,可能正常工作的内容也会受影响,总要有人去处理,但找谁去处理呢?领导肯定不会找那些浑浑噩噩打卡上下班的人(领导自己手头也有很多在处理的职责之外的事),发现你是个能做事的人一定优先找你,但假如你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去做临时安排的事情,那你会丧失一些被培养和被指导的机会,让领导也看清你的能力和意愿边界,那就是给自己职场钉的上升天花板。
所以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并非单纯榨取你的剩余价值,可你得学会保护自己,别太拼命把自己给榨干了。刚刚非红教的工具——台面上的工作任务清单此时就能派上用场,可以拿起来跟领导说明自己在忙的这些事,问能不能建议新任务有一个合理的时间。领导一看你这么忙,而且忙的都是职责内的事情,就会结合他的经验和权限,帮你优先安排各任务的顺序,甚至把清单里面本该由你做,但是更简单琐碎的事情,转交给其他同事去了。把自己变成值得同事和领导信赖的人,并不是靠无条件答应别人做事,而是在岗位职责的坚守上,成为一个靠谱的员工。
非红建议:不要忘记保持学习
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这也是不少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学生们认为课堂上学的东西没什么用、甚至部分教物流的老师朋友也跟非红说他们脱离物流实际,讲的案例学生都不爱听的主要原因。入职后,有人教、手把手地带、亲手操作的练习方式会让动手能力强的物流小白很快适应基本的工作要求,然后忙起来就忘记还要学习提升。
埋头劳动,会把工作越做越顺手,但也容易形成惯性,固步自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基层岗位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往哪里走,该怎么为下一步的提升做准备,反而是手头上有工资了,年轻人容易玩在一起挥霍青春。在非红看来,进入职场的每一天都得学习,而且不仅下了班、周末有空才学,是要从工作中就学,在空余时间再学。
工作时间学什么呢?不是要盯紧岗位职责吗?没错,就是围绕着岗位职责认真钻研提升。比如最好的教材就是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每个物流操作岗位都会有对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例如仓库有入库、出库、盘点、退货处理等标准指导书,新人在入职时正常都学过,但开始看不太懂,亲自操作一段时间后明白了,却又不再看SOP了。其实,SOP应该经常阅读,结合大家实际操作去对比,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样多一步操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历史版本中增加的条款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的?有些标准步骤为什么很多熟练工都不记得做……每一次认真看SOP的过程,都是加深对岗位职责理解的重要学习方法,让你能比相同职位的人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准的把握。
成为干活的一把好手并不足够,无论未来往什么方向去提升,肚里有货必须展示得出,机会才能主动找上门。职场中人人都很忙,没有谁专门去当伯乐,你是千里马也得自己奔跑出来。当然,抛头露面的机会不会少,但你出场时到底是露肌肉,还是出丑,得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做PPT报告时的逻辑性、字句、排版、有无错别字等细节都会让同事、领导一眼看穿你的总结能力和文字水平;提交Excel报表时公式应用正确与否、格式是否美观、原始数据来源准确与否、甚至小数点位数都是值得斟酌的学问;会议纪要写的速度、记的完整、邮件群发人员的范围和得体与否,都是你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不学习的话总会犯错,小错犯多了,大家印象里的你就成了不值得托付重任的人,不提升行吗?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的产生犹如爆炸般增长,物流行业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持续学习、努力奔跑,才可能留在原地,扎实向前。经常也有好学的物流从业者问非红业余时间学点什么好,我不好意思只推荐自己那点货,所以就建议大家多关注我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供应链物流规划与设计方法、工具、应用——黄尧笛老师
仓储实战及Excel表格在仓库中的分析应用——叶剑老师
物流职场修炼与物流产品精益——蒋啸冰老师
供应链管理——虞毅峰老师
物流行业简报及市场发展动态——罗戈研究(logclub.com)
……
还有很多干货,有动力的同学后台留言问我要吧。不怕你们要学,就怕不上进。
非红建议:不要因循守旧
物流的职能是执行,业务是流程化的,操作也是标准化的,这能让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可以使输出最稳定的预期。很多职场小白可能会把现有的标准当成铁律,虽然偶尔感觉有点不对劲,但不敢去挑战,时间一长,也就墨守成规了。
其实,业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只是控制工作输出的有效手段,并不意味着现有标准就是最优的,即使当时最优,随着业务增长或技术更新等条件变化,也会不那么适应新形势,非红建议不要因循守旧,而需坚持创新。
创新,不意味着颠覆,而是抓住日常工作中的痛点进行改善、推行变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非红的物流变革专栏40讲,这里不做展开,没有足够的运作管理经验也不容易完全消化,我只是先提醒物流新人们,对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现有流程没解决的痛点要保持敏感。比如按当前的发货操作标准总是会出现发错品种的情况,如果有老员工在还能凭经验修正,但你作为新员工,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在操作时增加一个什么样的复核动作,让无论新老员工都不会发错呢?当你的建议被领导接纳时,统一修改现有操作标准,通过培训新标准让岗位上所有员工都能按此执行时,更优化的标准就产生了。
而提出建议的你,在领导眼里就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才、做得了事也有想法的人才、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才……总之,对于日常工作痛点容忍度高,你就会慢慢地对现有操作越来越习惯,哪怕感觉做起来不顺也变得理所当然,自己逐渐丧失了解决矛盾的能力,公司也错失改进流程的机会;而对工作痛点容忍度低,要想尽办法创新优化的员工,在职场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轻易放弃同义词是“机会”的“问题”,那何愁职业道路不宽广?
洋洋洒洒八千多字,看得出非红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那掏心掏肺的真挚吧?如果觉得文章有价值,请收藏起来经常对比反省一下,再转发给需要的人。七个要点,读完了你会发现物流人在职场打拼并不比求职轻松,哪怕是在今年如此特殊的形势下,“年年难过 年年过”是职场生存的法则,但非红还想赠你更主动的下半句——“事事能成 事事成”!
2024年物流十大事件
3159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307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2128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2083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47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681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480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370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213 阅读2024 LOG供应链物流 最佳服务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114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