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发展离不开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如果采集不到数据,智慧物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信息采集技术在智慧物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的当前状况,未来发展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是物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之一,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物流的基础,是物流自动化的底层技术,是最基本一项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物流采集技术的应用关系到物流智能化的成败。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完成物料的移动,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全面的收集就是采集。一切的采集都是为了数据,物流在运行的同时产生着各种动态和静态的数据,由下而上的采集传递就是数据被集中的过程。
底层的所有数据都汇集起来,依附于强大的数据库技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数据的形式提取出来,同时应用于控制,跟踪等功能。
采集与标识相辅相成,标识就是把在供应链中运转的物品进行标志,形成一条纽带,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发生的信息连接在一起,为物流中的物品提供一套完整的代码标识体系,为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语言符号。
比如物品的编号、编码、体积、重量等采集通用后,这样货物在不同公司之间交接就省去了各种繁重的重复性信息输入和录入,降低社会劳动总成本,
采集是物流智能化的核心基础,智能物流已经从最初的概念逐步走向实际应用,自动采集技术无论是在仓储、运输、包装及配送等物流环节上都能大显身手,帮助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智能物流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而这两项技术都需要数据保证,采集技术就是数据加工处理最便捷、 最可靠的基本手段之一。数据,通过自动识别技术传输到计算机和网络,形成物流的信息流,以达到监控、跟踪、检索、查询、溯源的目的。
没有物流的高效采集,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条码技术、射频自动识别采集系统,是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的基础与前提。
仓储物流系统运行过程包含了搬运、传送、堆垛、拣选、包装等一系列作业,这些作业统统都离不开对信息的采集。
利用采集技术和网络,货物在物流中的运动过程,在仓库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货物本身的信息,都可以实时、准确地记录进入主机系统,增加了物流过程的可视性,有助于充分利用叉车、搬运车等物流设备。
提高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采集技术是物流自动化的核心,其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运行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以期构建更快速、更准确、更智能的物流体系。
自动采集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输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使所需的物流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采集,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采集装备的便携性和可扩展性也很重要,手持产品需求会增多,通过手持式移动数据终端,在有些应用场景,数据采集时更加机动,方便。条码扫描器还可连接到可穿戴设备上,有助于数据采集和任务完成的准确度,指环式扫描器可轻松实现数据采集及物品验证。
未来自动采集装置要求能耗更低、作用距离更远以及读写速度更快更可靠。信息采集、然后,跟踪、监控、追溯、信息处理,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处理应急风险。
总之,条码及射频自动采集技术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代表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程度,是物流智慧化整个环节中不可替代的物质保障。
采集,是通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体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步形成规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技术。
评价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常有两项重要指标:一是首读率,二是误码率,首读率是指对一组数据进行一次性识别时,其中—次性识别成功的统计概率;误码率则是对一组数据进行识别时,其中可能出现一个错识数据的统计概率。
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入的重要技术,具体的采集形式分为三种:条码、二维码和RFID,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可用RFID设备、条码设备等等进行海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输入。
1、条码技术
条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同、若干个黑色的“条”和白色的“空”的单元所组成,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收效果,通过光电转换,形成了可以传输的电子数据。
条码标识表达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静态的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商等信息;还可能有批号、流水线、生产日期、保质期、发运地点、到达地点、收货单位、运单号等动态信息。
低成本、使用便捷、采信和输入数据速度快、设备小、易于制作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适用于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目前具有最广泛的市场空间。
条码识别的误码率仅为十万分之一,首读率可达98%,由于条码自动识别系统的成本较低,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推广应用,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但是,条码阅读器通常要与条码保持非常近的距离,通过直条光线的捕获来读取数据。条码每次只能被读取一次,同时条码要被贴在物料包裹或者容器的最外侧才能被读取到,并且要求条码必须要在外观上完整,同时打印质量要好,否则容易引起读取失败或者误读。通常条码污浊,模糊或有折痕都会严重影响读取效果。
2、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条码的升级,具有较好的保密性,可以对物品进行加密,智能手机可作为扫描终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操作简易,容易识别。
以上两种采集方式是单向的,一方是主动地读取,另一方等待将信息被动地传递出去。
3、射频识别(RFID)
RFID标识,俗称电子标签,在没有任何物体覆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穿透性通信和无屏障阅读,数据的记忆容量大,对水、油和化学制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
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由三部分组成:射频卡、阅读器和天线。
RFID可以追溯到每个物料单元的整个生命周期。RIFD标签可以擦写,可存储,可以重复利用,可以通过加密或者密码保护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RFID标签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主要的区别是这两种是否需要外部电源来供电从而完成信号的传递。如果需要对大量的物料进行数据读取和唯一标定,那RFID必定完胜条码技术,可以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轻松批量读取多个标签信息。
射频采集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在分拣系统中具有优势,越来越多企业将射频技术应用于物流自动化分拣中,提高自动分拣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
做电商物流的都了解,快递包裹在入库出库的时候都是需要采集核算物品信息的,其中这些信息就包含了货物尺寸、体积、重量等数据。3D视觉技术高效采集物流包裹尺寸、体积和重量等信息,因高精度,高效率、支持不规则货物,立体测量等优势越来越受企业青睐,相比传统人工手动测量货物包裹尺寸数据,能节约更多的人工和时间。
结合“3D遥感+计算机视觉+摄影测量”等技术,可以在1s的时间内实现“量方+称重+扫码+拍照+系统对接”,测量精度±1mm,数据可同步对接系统,实现高效的货物数据采集作业。
在物流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形势下、采集技术必将迎来应用的新浪潮。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是全面的、准确的、实时的数据采集工作,采集的信息种类很多,其中主要的是货物编号、重量、尺寸、位置、状态。
条码技术应用很普遍,目前,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都在研究和开发包容大量信息的条码新技术以及相应的扫描设备。
物料单元、设备,搬运任务、子系统,人员、业务数据等等都是数据的源头,广义的物流集息采集,包括人、车、物、路等。人:物流作业人员位置、能力、身体状态、任务列表;车:位置、装货信息、车辆信息;物:货物编号、重量、尺寸、位置、状态;路:道路实时路况;客户信息:地址、电话、偏好收件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流自动跟踪技术也是数据采集的一种,物流活动经常处于运动的和非常分散的状态,因此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将物品移动的空间数据进行有效地采集。
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越来越显得重要,在全球供应链管理趋势下,及时掌握货物的动态信息已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受到自然、天气、通讯、技术、法规等方面的影响,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很大制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完善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成为物流领域下一个技术突破点。
大件物流的信息采集一直是难点,部分企业在收件环节增加了扫描称重测体积一体机,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占地大,准确度低,因此这在国际国内都是期待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的问题。
未来物体所需要携带的资料信息量会不断增多,采集技术与装置正在往小型化和多样化发展,以适用于更多不同的产品。
通信技术由4G向5G的飞跃,频谱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数据识别采集技术也将得到很大的完善。5G技术具有数据传输速度高、网络泛在能力强、传输安全性能高、功耗与传输延时低、终端接入量大等特点,为数据识别采集技术加上了翅膀。
随着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不断发展,识别技术将上一个台阶,同时将推出不同的装置,如激光测距装置、激光导航装置、光学镜头、光电开关、照相机、RFID系统、3D相机等一系列产品,在未来的采集中将有更多的选择。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1819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705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1319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033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1037 阅读上线首日,京东快递凌晨即送达手机国补第一单!已支持全国所有上线省市!
925 阅读货车司机准驾年龄放宽至63岁,大家还继续干么?
842 阅读2025年1月13日-1月19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803 阅读超越最优解:数据与算力时代运筹学新范式
742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昆明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75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