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冷链物流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罗戈导读]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冷链物流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尽管这个考验所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负面或者是令人困惑的,但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我们冷链物流来说,这绝对不是坏事;相反,按照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来看,还是一件大好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年来,全社会对冷链物流行业都是正面的肯定,很少有人提出这个行业存在什么隐患,更少有人包括身处这个行业自身的人们,对这个一直在蓬勃向上的行业今后的走向,予以认真的反思。但是,无论是看到隐患也好,认真反思也好,前提是必须承认,我们的冷链物流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便是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变局之一:冷链物流的安全已不再仅仅是温控

这些年来,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时刻迴响在业内人们的耳畔,这个词就是温控。而温控的核心又是低温。关于这一点,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里做过阐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笔者想说的是,除却新冠病毒,到底还有哪些病毒,不怕低温?

除却内容物,冷链物流还有哪些包括外包装以及仓储运输环境,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安全环节。举一反三,连类而及,应该也成为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我们冷链物流耳熟能详的新词汇。

那么,后疫情时代,中国冷链物流的安全,除了继续做好传统的温控以外,还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根据科学家和权威部门最新的研究结论,新冠病毒不仅可以人传人,而且还会物传人。冷链物流既然是物流,当然会有所有的病毒(不仅是新冠这种不怕冷的病毒)通过物感染到人的风险。这就是冷链物流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那么,如何应对这一新变化、新问题呢?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把好进库关。按照如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把好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这一防疫关。这一点,是不应分国际和国内的。因此,对于这次进口冷链暴露出的问题,也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可以想象,假如在这次连续出现的进口冷链问题发生之前,我们就能把好病毒防疫这一关,病毒岂不是都会统统被消灭在进库之前,那么,后续的分拣、运输、配送的安全岂不都将不成为问题。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到底是人传人还是物传人上,只要能像过去对待温控的每一个环节一样,把对各种病毒包括各种传染病的检测和防控,加入全程冷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就OK了。

总之,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为确保冷链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行业必须建立健全防疫风险防控机制,对企业来说,更要着力建立企业自身检疫机制和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在严格落实现场员工健康监测、落实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进出货溯源、建立企业自己的检验检疫机构等方面下功夫。

变局之二:温控也将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型

在加强防疫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剑走偏锋,忽视温控工作,反之,不仅要继续做好温控工作,还要做得更加科学更加精细。

从制冷科学上来理解,冷链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温”,是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通常可以分为深冷(-25℃以下)、冷冻(-18℃)、冷藏(-10℃)、恒温(18℃)、常温等不同温区,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因此,冷链更准确的说法实际是温控供应链,是对物品在适当温、湿度控制下流通过程的管理。这也体现了冷链的技术性和差异性,而那种无论什么商品,只要是怕热的,都统统用一种温度实行温控,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冷链。

如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解决这一问题,改造和开发了一批适合快递业的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设备,如凝胶包温控、冷藏托运包装等。其中凝胶包温控,可为需要控制在-20~0℃、2~8℃和15~25℃三个温度段的货件,提供72~120小时的冷藏环境;冷藏托运包装则无需预冷,可为需要温度控制在2~8℃的货件,提供高达96小时的冷藏环境。

服务手段上,一些企业也在探索各种模式。如在收件人临时不在的情况下,可免费将包裹保管于其冷冻冷藏库及再配送,用户还可指定时间段与日期配送(低温货物指定配送时间:不超过3天);还有就是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在取件后将特殊需求的冷链货物进行专门包装,并可全程从取件到送达对货件温度进行严密监测和测量。

变局之三:平台化冷链物流是一个大趋势

“可追溯系统”和“信息数据化”,是在推进冷链发展中反复被提及的概念,但是全链条的追溯体系建立比较困难,信息互联互通障碍的问题依然无法很好的解决,那么经过这场疫情冲击之后,将会有怎样一个改变呢?

首先,我们已经看到,近两年,冷链物流企业注册量飞速增长,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相关的企业注册量,比年初环比上涨102%,相比去年上半年,同比上涨52%。其次,我们也看到了,近年来,阿里、京东苏宁顺丰电商物流巨头已经在争相布局,抢占冷链物流市场。那么,与这些实力雄厚的巨头相比,中小微冷链物流企业以及新入局的后来者,可切入的机会点或者空间又在哪里呢?

笔者以为,机会和空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完善配送网络。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冷链行业的大数据、区块链等理念也已开始在业内形成,一些冷链企业也已捷足先登,开始尝试,而平台化模式,则是完善配送网络的最佳手段。以餐饮配送为例,为了不影响餐馆营业和销售,一般都是前一天下单,在第二天指定时间之前必须把货送到。但是由于调度、排线、派单以及后续的订单跟踪均依赖人工,不但效率低下,排线不够合理也给司机的配送带来不小麻烦,不但调度压力大,司机也常常会抱怨。

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位于上海的一家冷链物流配送平台,想到了借助智能化系统这一工具,并最终得到了快货运cTMS同城配送系统的帮助。这家公司业务配送覆盖面分散,遍布上海市区及周边昆山、苏州等地区,加之还有禁限行等交通管制,道路通行条件差异很大,配送车辆的司机对城市道路熟悉与否,将决定末端配送的时效。而cTMS系统智能调度模块中的区块调度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是改变运营模式。为让生鲜物流具有真正的“时效性”,必须在冷链物流的解决方案上做足功课。由于生鲜产品易腐败、易碰擦等特殊性,运输过程中对其在配送金额、包装、时间等细节上具有较高要求。在生鲜产品供应链的上中下游每个环节,保持生鲜产品的“鲜”成为首要保鲜方式。

为此,某5A级物流企业的解决方案是:把控产地预冷、自动化冷库贮藏,以及全程冷链运输到末端配送的冷链配送全过程的温区设定,并在全国的限时速运网络中统一配备了冷链车、冷链柜等低温运输工具,针对不同种类生鲜产品控温,准备了多温区冷媒、食品级可降解保温箱/袋、生鲜包装纸箱等包材,从而保证从采购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对应的温层下进行作业。

变局之四:冷链应急体系的建立已刻不容缓

其实,这一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了。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很多专家都就此呼吁过,但不知为何,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直至这次疫情,人们才如醍醐灌顶,虽然损失惨重,但毕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相信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后,冷链物流应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肯定会是行业的一个重大的变化。

对此,有关专家和部门提出以下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首先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开启运输白名单,使冷链运输更加流畅。成立区域冷链物流小组,整合车辆和司机资源,统一调度,解决区域成员的运营问题,保障食品等应急物资供给。

二是各地政策联动。建设更全面的公共信息平台,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动态等信息,建立统一规范标准,便于提高突发状况下水果蔬菜等食品的冷链运输效率。

三是推动冷链集约化运作。目前在冷链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贴近终端市场环节,存在提前分散操作主体的情况(拆分成单箱/小包装为操作单元),同时也包括部分商品进入国内后即变为单箱操作方式。在实际冷链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此类货品的接触及操作环节的增加,加大了货品的污染风险。鉴于此,推动集约化管理,推进以整托为单元化作业,可减少各环节的人员接触。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冷链密探】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生鲜消费促进冷链物流进一步增长
下一篇:【冷链前哨】“小象生鲜”线上服务移至美团买菜 | 海关总署与冷链食品输华109国磋商 | 海安万吨冷链港项目开工奠基……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11-16
2024-11-15
2024-11-14
2024-11-14
2024-11-13
2024-11-12
活动/直播 更多

【12.7广州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4-12-07 ~ 2024-12-08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0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