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谈到集成计划的基本理念,是将各类决策整合一次性处理。本次我们来谈谈与scheduling的关系。
(注:scheduling泛指任何执行层面的调度指挥,具备较高实时性)
通常谈的计划是planning维度,现实中还存在scheduling更细颗粒度的维度,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是更现实层面
继续上次的例子,关于餐馆选择有人少,不贵,卫生等约束
然而现实层面却更为复杂
(1)关于人少
餐厅人流是动态,全年有淡季旺季(夏天吃火锅少,冬天吃冰淇淋少)每天也有忙闲时刻之分(餐点忙)
如何比较餐厅的人流,淡季人气餐厅人流低于旺季路边餐馆,又该怎么算。
此外,人少的定义是堂食座位数量?还是排队人数?亦或是排队人数处以堂食座位数比例?是否考虑每客用餐时长的考虑,点餐与结账排队时间?
(2)关于不贵
多少钱叫不贵,高级餐厅打5折和普通餐厅全价怎么比?看折扣,看点单总价格,看价格与口味的比例?餐厅的价格动态变化,如何评估考量计算?
(3)关于卫生
只是看餐盘里的,还是看店铺整体?是指制作过程,还是原材料新鲜度?是否涉及对颜值的考虑?
卫生的概念量化起来颇为困难,毕竟食客考虑的卫生范畴远远大于挂在店里卫生评分的程度
因此scheduling作为对planning的分解,需要在更细数据颗粒度,更精确的时间点来做出决策。甚至在很多更复杂的动态环境上,(天天有特价,人流不确定,卫生看心情的餐厅)planning能做到的计划维度很粗糙
回到制造业供应链来谈planning与scheduling
1. 需求较为稳定且提前确定的环境(烟草/石油)
planning从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到日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交货计划,发运计划都能定下来。甚至有些管制行业年初能把全年的生产计划做完(烟草),以产定销,scheduling没有太大必要,几乎无波动性。(MRP,MPC框架大部分也都是基于此环境设计)
2. 需求变化频繁,且难以提前获知的环境(电子/消费品…)
也是当前正在发生的环境(所谓VUCA的时代),planning与scheduling偏差越来越大。planning到周和日,scheduling到小时。强调敏捷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柔性产能安排,柔性物料供应,柔性发运能力,柔性生产计划,冻结期也随之降到临界点(也就是物料和生产来不及调整的时间粒度)。
如此以来,挣扎在planning与scheduling的冲突矛盾中,理论粗产能计划与实际细产能计划相去甚远,生产周计划与班次计划无可比性,预测与订单基本没关系,物流资源计划与发运计划对不上,高库存与缺料并存。
如何保持planning与scheduling节奏一致,在计划层与调度执行层统一,我们在下一篇来讨论。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3230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2240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2209 阅读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102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2017 阅读供应链可视化:从神话到现实的转变之路
1448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33 阅读运输管理究竟管什么?
1294 阅读2024中国储能电池TOP10出炉
1207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09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