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久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龙
(本文根据12月21日罗戈网&物流沙龙举办的“2018创新物流企业峰会暨LOG年会”现场录音整理)
各位物流界的朋友们,投资人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代表智久机器人团队跟大家分享我们在产品理念和物流行业关于降本增效的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物流行业大的成本构成分成三块:第一是干线运输,今天的干线运输的概念,可能会加上空运这一类的新的运输技术。其次是在仓内的操作成本,智久的整个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是围绕仓内操作做了一些降本增效的动作。第三块就是接货和送货的成本,其实就是最后一公里快递员在做的事情。
而仓内的整个作业主要的成本又分成三块:人力成本、场地成本和设备成本。下面我根据我们智久的解决方案从这三个维度分别去解读如何降低仓内的操作成本。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劳动力成本是逐年在上升,招聘成本也是越来越高,我们跟物流行业的HR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说,平均200份的投递简历,邀约后到现场面试得大概只有10个人,最后只录取一名叉车司机,招聘效率低下。
其次新入职的员工初期的产出比较低,因为第一个月新员工需要培训,熟悉仓内作业的环境。而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他的产出是不稳定的。以及物流这个行业,大多数的仓内的货损是由于搬运的叉车等这些运输工具在作业的过程中,有撞击,还有定位不准确等等的因素,造成了一些货损。一些大的企业这这一方面每年的货损能够达到几千万人民币。
另外一个,我们会看到一些龙头企业的物流分拨中心,他们的叉车后面会有一个一厘米厚的钢板,把叉车整个围起来。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其实分拨中心里面,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有七八十台的叉车在高速运行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发生工伤的安全隐患的。这个铁板实际上是保护我们的人工驾驶员的。
我们今天的场地成本,大仓现在越来越难找,尤其是五万、十万、二十万平的大仓。因为仓库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必须在交通比较方便的,要么是在机场附近,要么是高速路口附近,而这些地方的地皮资源本来就是稀缺的。
所以做中介的一些朋友,我们跟他们聊天就会发现说,一个大仓的中介费的回报能够达到七八十万人民币,而且仓库的租金每年至少以10%的增速在上涨。仓库里面,尤其是分拨这样一些场景,其实整个的仓内还是比较拥挤的,整个货物的定位也是不准确的。最后一点就是,业务增长与面积供应之间存在矛盾。
基于以上对行业的理解,我们智久给整个分拨中心以及仓配企业和仓储企业,给出的方案是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叉车,加上智能托、加多层货架、JDS系统和LMS系统,这样五个部分组成了完整的分拨+仓配+仓储的无人化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会将仓内的操作成本下降30%,毛利增加7%。
接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第一代无人驾驶叉车。在2015年正式上市,当时我们销售给浙江杭州的一家做玻璃纤维的制造业企业,这家制造业公司体量做得非常大,他们叫巨石集团。
当时我们这个叉车的运行速度大概只有1.5米每秒,折合成公里每小时的话,大概是5.4千米每小时。这个产品面市以后,我们当时跟物流圈的一个朋友交流,他就告诉我说,这个产品在物流行业是没有办法用的。后来我经过到现场去观察、研究发现,物流行业尤其是在分拨这些场景底下,整个叉车的运行速度是相当快的。
现在我们仓内的叉车,人工驾驶的叉车的运行速度大概在10到14千米每小时之间,折合成米每秒大概要3米每秒以上。
从2015年到2018年,智久做了什么事情?我们把叉车底层的关键零部件以及传感器技术全部做了重构。
所以我们在今年无人叉车的驾驶速度可以达到3米每秒,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效率能够跟人比拼的这样一个产品,终于面市了。
当然,它也不是非常昂贵的成本解决方案。因为今天场地受限,我没有办法展示我的产品,但是在10月23号,我们在上海的浦东做了一场比较有意思的比赛,人机大战。这个比赛我们从6家物流公司里面海选出了6位人工驾驶的叉车司机师傅,然后跟我们智久公司研发的6台机器人叉车进行了比赛,今天我把这一段比赛的实况带到了现场,给大家看一段视频。
(2018智久无人驾驶叉车)
其实我们这个比赛当时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的叉车底盘采用的是同一个型号,做的任务、货架,所有的参数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个叉车底盘的最大的运行速度,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机器人其实要战胜人是很困难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可以赢?我们这台叉车里面所有的核心零部件,包括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都是我们公司用了三年时间自主研发出来的。所以它对整个机器的一致性、协调性和运行的顺畅性来说,都做了很好的优化。
硬件方面我们做完优化以后,又在软件方面做了一些比较疯狂的事情。我们知道智能化的手机操作系统有两大阵营,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
智久在车载机器人这个领域研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跟Android的操作系统的底层技术架构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基于Linux这样一个开源的技术,所以我们分了三层的结构,在底层有跟硬件打交道的Driver层,中间有API的封装,包括视觉、路径规划、控制、总线等等,到最上面有我们自己的智久ZJOS APP,所有的动作都是写在APP这一层。三层的架构就能够使得我们这个产品,在易用性、通用性和扩展性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这个是单机的系统。
有了这个单机的OS以后,我们在每一个仓库的,比如说50台或者100台叉车联动的过程中,我们在第二层有自己的端运算,这个端运算的服务器就相当于这一个仓库里面,这几十台叉车的公共的大脑。这个大脑去负责协调这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的无人驾驶叉车的联动运行。这个东西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6对6的比赛中能够胜出的关键因素。因为我们叉车底盘的最大速度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单纯从速度上去比的话,是没有办法超越人的。但是,我们六台叉车是同一个大脑,所以在协调性、联动性以及避让规则等等,在这些方面比人工是有比较大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随着机器人台数的增多,越多越有优势。
其次,智久云系统能够监测未来全球的所有的无人驾驶叉车的各种运行状态,包含帮助用户进行远程的技术维护。
可能物流人会比较关注一个问题,这样一套系统的导入时间会不会需要很久?的的确确我们在2015年的技术,一套这样仓库的开发部署周期,少则两个月多则六个月、八个月、一年,我们也看到很多同行的案例,可能一个项目经常要跨年才能交付。但是我们智久通过三年的研发,现在部署一个仓库只要标准的7天就能完成。
第二,我们的机器人,像U盘一样可以即插即用,增加机器人不会增加开发流程。
第三,智久未来会推出其他的智能车无人辅助设备,跟现在这一套系统是兼容的。
第四,我们希望把我们的系统开放出来,给到客户,能够接入客户其他的自动化设备。
最后是我们在售后服务这一块做的思考,我们的产品有一个专属的APP,通过扫描二维码以后可以一键自检、一键报修。另外通过我们的LMS技术和JDS技术,将原来的平面仓升级为三层甚至多层的立体仓,重新定义了行驶通道,这样整个仓库的容积会变成原来的2到2.5倍。这个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局部爆仓和整体爆仓两个问题,能够更加快速、精准的做货物定位。
这个产品的技术主要适合用于分拨中心HUB、CDC中央配送中心还有RDC,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全部都可以通过金融RaaS这样的模式,通过租赁的模式给到各位物流用户,以解决用户现金流不平均的问题。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团队对产品的三个思考。第一,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不改变用户的现有业务流程,第二,希望我们的产品不影响用户的现金流,第三,智久不做大数据公司,我们不沉淀用户的数据,而是主动的开放我们的数据接口、我们的系统平台,让用户的软件来接入我们的数据去驱动我们的机器人。谢谢大家!
整理:小周伯通
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2727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2710 阅读AI改变物流业的游戏规则:从炒作到实践的深度思考
1542 阅读物流行业如何破“内卷”?
1475 阅读电商件单票 36元,中国快递企业扎堆到中东搞钱
1367 阅读全球海运市场动态(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273 阅读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1200 阅读菜鸟速递春节158城照常寄,快递员收入可达日常三倍
1027 阅读5000吨!创单日历史新高!
943 阅读打破成本困局:重塑企业运输采购新范式
99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