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供应链技术的两大热点,
一是机器学习对于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应对方面,比如,销量预测、弹性定价,
另一类是运筹学对于供应链中“多重变量制约下的最优解”的推进,比如,需求和供应能力之间在仓网布局、物流规划上的最优解、动态环境下库存处置决策(持有 or 大促or 清仓)的最优解。
就是这里说的基于NPV的OIH。
NPV就是净现值,OIH就是optimized inventory health。
电商的经营,最日常的决策动作就是,product, place, promotion;什么地点、多少数量,这个依赖预测; 多少promotion合适,就是以GMV、profit为目标的求最优解。
NPV,净现值,用来度量,各种库存处置决策的优劣。
比如,清滞销的问题,就是库存处置决策一种。
表面问题:商品是否滞销?
对于手头的库存,我们可以做哪些选择
持货待售
退供应商
清仓
Markdown,即降价促销
报废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重新描述问题
收益最大(成本最小)的决策是什么?
持货待售的价值如何计算?
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从这种角度看待库存处置举措,和业界常见的使用"库存周转天数/周数"看待库存健康情况,这两种角度 / 计算方式, 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最直观的看,基于NPV的库存决策和以下一些因素相关:
持货待售的收益NPV:仓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
降价促销收益NPV:促销价格,促销后销量
退回供应商NPV:退货价格,再补货的采购成本
比如,涉及的变量有:
举例,某洗衣机
如果,无任何干预,完全按照销量预测的数量,正价自然销售的话,12周得到的收益的净现值是:
而用GORUBI平台,基于(选项1:继续持有商品,按照正价自然销售, 选项2:可以退回供应商收回部分货款,并且节约仓储持有成本) 这两种选项可能, 允许每周做一次库存处置决策,这种情况下的, 12周每周的动作,和净现值如下:
两图比较,二者净现值相差一万多,也就是36万的库存成本中取得了一万多的收益.
优化的逻辑如下:
更多细化、深入优化的点:
产品生命周期(比如退市阶段的商品,rebuy肯定是受限制的)
markdown不同商品,有的降价后销售剧烈上升,有的变化不大
美国加收海运船50万—150万美元特别费用,海运成本要暴涨多少?
1173 阅读价格战致现金流枯竭?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打响
1149 阅读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获聘成为中物联碳排放管理师职业能力等级认证项目专家
1081 阅读菜鸟推出适用于欧洲快递的自动分拣机,助力快递公司提效30%
1003 阅读京东服务+/大件安装全品类招商陕西省招商
966 阅读最快六小时送达!德邦快递刷新服装批发市场履约标准
841 阅读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国家馆与物流服务在柬埔寨上线
830 阅读中国邮政与吉利控股集团战略合作
750 阅读物流企业正在被这3类客户榨干利润
768 阅读京东物流喀什仓试运营 多地最快可当日达
76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