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点预付账款融资主要针对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其与应收账款融资最大的区别是质押物由应收账款转为实物。
除了融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供应链的整体状况外,其特殊的风险控制点主要有以下特征: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银行对于融资企业的授信时间较长,需要经历“预定—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对于质押物的特性以及价格稳定性要求较高。
除此之外,抵押物是融资企业违约后银行减少损失的最为重要的保证,应当容易变现。
因此,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质押物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稳定性,作为抵质押的货物最好具有比较稳定的物理化学特征,不宜接受易碎、易爆、易挥发、易霉变等货物做质押,否则容易造成质押物价值的减损;
2)流动性,一旦融资企业违约,银行需要把质押物进行变卖或拍卖,因此,质押物应当易于转让和出售;
3)保值性,质押物应当价值和价格稳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货物价值要始终高于贷款的额度;
4)产权明晰,融资企业提供的抵质押物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允许抵质押,而且权属清晰,不存在任何争议。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参与主体较多,各主体之间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纵横交错,操作风险加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银行质押权难以实现。
例如,银行在支付了预付款后,如果核心企业无法供货、不及时发货或发货不到以及物流企业监管出现漏洞均会造成银行质押权的延迟或者落空。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风险点动产质押融资与预付账款融资类似,同样针对核心企业下游企业,但元立方金服研究员认为,在这种模式中更加强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状况和监管能力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质押物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有时甚至直接参与贷款授信和风险管理.
因此,其资信状况和监管能力与该模式下的风险关系巨大。
商业银行在授信审核时重点审核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运营能力(重点审查出入库程序、规章制度的完善性和执行情况)、规模实力、仓促运输和监管条件、信用记录,与核心企业以及银行的业务联系和数据信息共享程度等。
然而核心企业要去核心,底层资产才是关键。
对核心企业过度依赖、底层资产难穿透是造成供应链金融风险难控制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过去阻碍供应链金融发展步伐的两座高山。
目前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从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三个方面综合考量、全面把握底层资产的风险,其中包括了对底层资产质量的评估、在存续期间对底层资产动态的监管等。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813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564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526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320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303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319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马斯洛需求的颠覆与掌控
1164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1067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051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10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