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应”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且逐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图片源自网络)
由于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的风险和挑战。一场各说各话的精致互怼,如期发生。
市场需要供应快速反应,供应链不能无底线地牺牲库存水平和物流费用迎合市场需求。如何操盘?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手段,找到满足市场需求(节奏物流的两个“H”)与成本(节奏物流的“M”)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解”,也是一个“挑战”。
供应链要求精准需求,标准化运营。市场的反馈是:客户需求个性化,产品需求多样化。
何以解愁,唯有数字化
(图片源自网络)
消费端数字化获取真实的需求。把需求推向C端,而不是中间商的预测或者是非理性的囤货,控制有效需求放大,从而减弱变异效应的影响。
供应端数字化在于打通各层级库存信息透明。大数据支持的库存管理工具让商家实时监控多层级动态库存(云仓概念,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供需动态开关等等)成为可能,库存和真实需求(往往来自C端)的匹配让商家不再忌惮由于库存前移(多一个配送层次,例如FDC)带来库存水平增加。
运输端数字化让运力以及物流状态保持透明。需求和运力的匹配会大幅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库存搬移成本,继而客户端的体验也被高效率的提升。
打通消费端、库存供应端以及运输端,实现库存和需求匹配、需求和运力匹配,让整个物流网络动态化,从而有效的减少“牛鞭效应”带来库存、需求以及运力的失衡。
数字化的前提,首先是流程清晰,发现重要数据产生的关键节点;其次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和终端,实时收集数据;最后是具有大数据处理以及挖掘的能力,让数据产生新的价值。
数字化既是蜜糖也毒药。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数据的安全性就是重中之重。世界各地都在立法保护数据,某种程度也是保护隐私。所以在数字化过程中,既要符合当地法律,又要从技术上做好在数据生命周期内的物理以及逻辑的隔离,同时还要严格管理数据库访问权限、加强全面审计。
作者简介:
木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BA。 现任职于某汽车豪华品牌物流总监。近20年物流从业经验,超过15年的物流管理经验。对于汽车,快速消费品,零售,电子行业,医药行业的物流管理,战略有较深的感悟和体会。本公众号的所有文章均为木子原创,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公众号。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3489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2345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2272 阅读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172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2101 阅读供应链可视化:从神话到现实的转变之路
1518 阅读运输管理究竟管什么?
1385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10 阅读2024中国储能电池TOP10出炉
1298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28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