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物流的体系来看,总的来说都是服务或者存在于采购、制造、分销、零售以及消费者这些活动与角色中。但是由于产品结构与销售模式、生产模式、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也不同。虽然在同行业或者相似行业中的标杆模式可以借鉴,但是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特征和需求来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我们阐述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来构建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全文逻辑结构图
全文目录:
一、制造供应链物流全局系统
1.供应链物流架构
2.采购(入厂)物流
3.生产物流
4.销售物流
5.逆向物流
二、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全局最优
1.物流成本
2.生产成本
3.采购成本
4.物流服务水平
三、生产量的均衡化
1.产品结构差异
2.日均衡
3.时均衡
4.单件流
四、线边存储系统
1.物料分类
2.产线特征与线边库存
五、原料存储系统
1.原料存储模式
2.工厂设施结构
3.原料库存设置
4.原料存储设备类型
六、原料配送系统
1.配送到哪里(工位设置)
2.什么时候配送
3.配送多少量
4.用什么配送(如何配送)
5.齐套性问题
七、入厂物流系统
1.供应商分类
2.入厂物料分类
3.入厂物流模式
4.引入专业化三方问题
八、成品库容与生产协同问题
1.存储管理方面
2.出入库管理方面
后续将陆续整理发出上述目录里的内容
以下为全文简述:
一:制造供应链物流全局系统
制造供应链物流系统是一个连续的全局系统,总体来看,从原料采购、生产到成品出库,整个过程连续不间断,并且协同性强。从客户下达订单开始,供应链计划就会进行原料采购与成品库存的协同,其中如果出现间断,便会影响到客户的服务水平。同时,供应(采购)物流、生产(厂内)物流和销售物流以及逆向物流,又是几个相对独立的子模块,在功能、管理、资源分配上通常是进行区分管理。因此,制造供应链物流设计的时候,既需要从全局出发,也要分析各个模块间的独立与协同运作,让整个系统灵活可控。
二: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全局最优
首先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是一个全局系统,众所周知,供应链强调整体最优,而非局部最优,这里的全局通常指的是供应链所有环节和参与企业。当然,全局最优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这里面存在很多利益性的博弈,虽然我们难以完全达到全局最优,或者说从物流的视角也基本不可能实现全局最优,但是,可以以全局最优作为主要目标,然后将目标进行拆解,或者尽可能的接近目标。
三:生产均衡性
生产的均衡让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小批量多批次,可以减少供应链中物料需求的偏差,进而降低缺货风险和缓存成本。但在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生产的波动普遍较大,这也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比如前文所提到的生产换模的水平,以及均衡化程度提高后仍需要供应链上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整个链条的小批量多批次,达成最优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从物流视角来分析企业生产的均衡化需求,进而提出最佳的均衡化程度以及实施路径。
我们在分析生产的均衡性上,可以用生产量的标准差、量的变异系数,以及需求频次进行分析,同时需要考虑到产品和物料两个不同维度,具体的分析模型我们不在这里描述,可以关注我们其他相关文章。
四:入厂物流
入厂物流是制造供应链物流系统上游的第一个环节,供应链中上万个物料都从各个供应商发起,并且位置可能覆盖全球,为了确保物料能够按时、按量的供应到生产线,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管控,使得入厂物流可以做到高效、经济。其中包含了对供应商的分类、物料的分类、配送模式构建、引入三方供应商等。
五:原料存储
这里的原料存储主要是属于制造企业自身的原料存储,从存储的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存储的原料越少越好,如果是“零库存”那么就不需要原料的存储。所以,在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中,环境不同,供应链结构不同。像汽车行业,已经把制造供应链物流的精益化做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大部分原料端的约束性相对减弱,可以围绕生产有效运转。但不一定所有的企业都能复制汽车行业,各行业中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供应商结构、物料结构、设施环境等都有较大差异,比如有的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那么就只能多备库存。所以,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环境进行原料存储的设计。
六:生产配送
原料配送是物流供应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与物流与生产交接的部分,也是容易出错和问题暴露的地方。在原料配送的环节强调批量、批次与有序性,原料需要分多少批次,多少批量,用什么样的路径配送到工位。不同的原料也会选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作业,那么什么物料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是需要有准入机制,当然,也可以用物料的物流状态、使用频次、使用量的方法进行分类的分析。在配送路径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运筹学模型,如图与网络里的模型进行建模运算。
七:成品管理
制造企业的成品仓储主要是为客户交付作缓冲库存,其功能与原料仓储的功能有较大的差别,与流通企业的仓储在功能上也有较大的区别,后者的产品SKU会更多,客户的分散性更强,对于分拣和分拨的功能需求也就更大。另外,对于在面向C端客户为主和B端客户为主的制造企业在成品仓的功能上也有一定差异,随着电商的发展,很多个人消费品或者家用类的产品的制造企业除了会向经销商或者是零售商供货外还可能会直接向消费者交付订单,这样也就增加了成品仓储中功能的多样性。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543 阅读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561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498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278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268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277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037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1054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054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96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