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有诸多的评价参数,主要包括:
建筑物实际占地面积与库区总面积之比,反映库房及各建筑物在库区内排列的疏密程度,以及总占地面积中库房比例的高低。
仓库建筑结构实际占地面积,用仓库外墙线所围成的平面面积计量,多层仓库建筑面积是每层平面面积之和。其中,除去墙、柱等无法利用的面积之后称有效面积,有效面积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利用的面积。但是,可利用的面积中有一些是无法直接进行储存活动的(如楼梯),除去这一部分面积的剩余面积称使用面积。
库房使用面积与库房建筑面积之比,用于衡量使用面积所占比例。
决定了仓库的规模。
决定所需仓库的面积,以一定时期内仓库日常经营中实际库存量的平均值核算,单位可用吨、立方米或托盘数。这个值可以反映仓库日常工作量的大小。
反映了仓库实际出入库的货物量,与仓库面积成正比。
在货物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货物品种数越多,所占货位越多,收发区越大,所需仓库面积也越多。
机械化作业必须有相应的作业空间。
如实行配送制需要有配货区,进行流通加工需要有作业区等。
货垛或货架平均高度与库房有效高度之比,反映库房空间高度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仓库内除去必要的通道和间隙后,所能堆放物品的最大数量,可用吨、立方米或货物单元表示,表示仓库储存能力,其大小决定了仓库的建筑规模。
仓库有效面积与有效高度之积,用于描述仓库立体的储存能力和利用情况。
年入库总量或年出库总量与年平均库存之比。在年入(出)库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周转次数,可降低库存的数量,减少仓库有效容积的占用。库存周转次数越多说明资金周转越快,一些经营好的仓库可达到每年24次以上。当然,对于储备性仓库这不是一个重要指标。
仓库出入库货物的频繁程度,反映仓库作业量的大小和作业速度的高低,其大小决定了仓库内搬运设备的参数和数量,一般用吨/h、托盘/h、立方米/h表示。
仓库面积利用率
一定时点上,存货占用的面积与仓库可利用面积之比。
仓库空间利用率
一定时点上,存货占用的空间与仓库可利用空间之比。
单位面积的库容量
总库容量与仓库占地面积之比,评价仓库储存空间利用程度。
库容量利用系数
平均库容量与最大库容量之比,一般取平均值,用于评价仓库经营情况和储存能力利用程度。
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
仓库全年出入库总量与仓库总人数之比,取决于仓库的机械化程度。
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程度
货物装卸搬运的作业量与总的装卸搬运作业量之比。
机械设备的利用系数
机械设备的全年平均小时搬运量与额定小时搬运量之比,可用来评估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除去以上参数,决定仓库性能的还有:贮存物品的特性、托盘及其辅助工具的尺寸、仓库的自动化程度、出入库平均作业时间、仓库约束条件(如运输条件及地面承载能力)等。
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2205 阅读物流降本再现新招,国家队用AI重构多式联运
1642 阅读16家上榜世界500强的物流供应链企业
1226 阅读如何评估供应链战略?使用这3个标准,让你的战略更全面
1149 阅读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9000万
1133 阅读快递股大涨,申通涨停
1078 阅读京东快递西藏智能化布局再落一子
1094 阅读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1103 阅读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7.25)
1077 阅读物流公司开始衰败的3个迹象
1075 阅读